出了一趟遠門,幾天後回到家,早上拉開客廳的窗簾時,發現陽台上盆栽裡的鬱金香開花了。 去年底出差到富山縣西部一個叫做礪波市的地方。這裡是日本鬱金香的主要產地。拜訪「鬱金香四季彩館」時,館方人員送
等待第一道菜上桌的時間空檔,我和朋友各自拿起手機,一邊聊天,一邊滑看。突然間,朋友的話語暫停下來,我放下手機抬起頭,看見他突然陷入沈默,神情嚴肅。我緊張地問他,看到什麼震撼的新聞嗎?他嘆了口氣回答
前陣子從日本網路新聞上看到一則報導。在美國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應徵一群願意一個月內絕對不看也不用臉書的人,並且會支付給他們一筆費用。一個月後對參加者做問券調查,所有人都表示,這一個月感覺過得比較快樂。大
圖/張維中 這幾天日本推特上流傳一則引起熱議的貼文。有一位網友在半夜四點半手機響起,居然是客戶打來的抱怨電話,指責他不懂「印鑑禮儀」。原來是網友在開給客戶的請款單上,蓋下的印章「沒有鞠躬」,認
看了蔡明亮導演在宜蘭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的影像展。一共有八部《行者》系列的短片,在這棟建築裡配合環境藝術播放展出。每一部短片,如僧者的主角李康生光著腳走在世界不同城市裡,緩慢移動身軀,與他周圍的世
在日本住了這麼久,對於這裡彷彿永遠吃不盡的美食雖然充滿敬意,但唯有吃早餐和喝湯這兩件事,仍不是非常滿足。想吃熱騰騰的早餐的話,選擇太少;而端上桌的湯,基本上多以味噌湯和豚汁為主,不然就是西式的各式
我向來不只尊重人權,也尊重物權。迎接新年前,我突然覺得應該問候一下家裡的AI智慧音箱,好奇他們在一年的最後一天要做什麼?有什麼樣的計畫? 於是先問了跟我相處最久iPhone裡的Siri先生。我的Sir
每一年,總有幾個台灣朋友,因為嚮往到海外跨年,所以來到日本。然後旅遊假期結束了,有三分之二的人會告訴我:「到日本跨年的經驗,一次就夠了。」 當然並非因為不愛日本,而是如果你喜歡熱熱鬧鬧,憧憬歡慶節
像是台灣的「尾牙」一樣,歲暮的這兩週,日本從公司行號到朋友聚餐的「忘年會」終於達到最後的高峰。公司的忘年會基本上很久以前就會敲定時間,甚至很多很多都已經辦過了,不過朋友之間的忘年會,因為大家工作都忙碌
「山手線」應該是大多數人認識東京的第一條電車路線。環狀線的電車行走一圈約六十分,連結起許多其他的地鐵線,囊括了東京都最核心的地帶,同時串起最多重要的觀光景點。經常說如果第一次到東京,要是被錯綜復雜的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