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床收到一位韓國網友的來信,他說自己平常會用收聽我的Podcast來練習中文 (好感動,原來我的節目可以幫人練中文😆) 他提到自己從台灣的大學畢業後去工作(老闆、同事都是韓國人),卻在疫情期間被裁
最近在看《30而已》,被勾起很多感觸。 還記得剛要跨入30歲的時候心裡多慌張,環顧四周,覺得自己一切都沒有就緒。 那時候「比較」的心情淹沒了自己。 看著別人從國外留學回來說得一口好英文; 看著其他人開
「他說他跟妻子感情長久不睦,只是為了孩子無法離婚…請問我該怎麼辦?」我看著信箱躺著的隻字片語,算一算,這已經是一個月來第五封類似的來信,有的來信寫得長,有的寫得短,無論是被騙的或明知故犯地成了第三
我知道大部分的事情難不倒妳,那些主辦業務、複雜的人際關係、宿醉之後的美麗現身、被拋棄後的故作堅強…… 妳最失控的樣子只會展現在最親的人眼前,例如家裡的貓,或是故鄉的父母。 妳覺得這世間
先愛上就輸了,是很多人談戀愛的寫照,這麼痛苦的原因,無非是因為我愛他但他不愛我,或,(稍微好一點),他雖然也有點喜歡我,但顯然他沒有像我愛他一樣那麼愛我。 來吧,讓我們來想想,當你先愛上一個對象的行為
「他說,要我給他時間想想我們之間的關係,這段等待揭曉的時間我好糾結,好怕最後他說我們只是朋友…」那天的來信充滿焦慮,一個大學花樣年華的女孩愛上了一位大叔,大叔說她年紀小,上是上過了,但要對外界公開
常會收到讀者的信,其中有一種類型的信為數眾多,可我總遲遲無法輕易回覆: 「御姊愛,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的婚姻很不快樂,但為了給孩子完整的家只好勉強維繫,請問我將就在一段失衡的婚姻裡,這樣做對嗎?」
我這人有個怪癖,特別喜歡幫身邊的朋友湊對,作媒經驗不計其數,目前成績斐然,成功率始終屹立不搖維持在0%。 「靠,妳是有沒有在幫大家過濾?怎麼可能這麼多年成績掛蛋?」這你就冤枉我了,作媒就像買東西,
「我真的不懂,以你的條件,為什麼非要喜歡那個看起來沒那麼喜歡你的對象呢?」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常常聽到這種話。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喜歡就是喜歡了,反正也沒什麼其他更喜歡的人出現。」
八月中有個機會去對幾十名醫美、皮膚科的醫生演講,主題是關於民眾對私密處的看法,本著不能空口說白話的良心,我便在網路上試著做了一份匿名問卷調查,問了些讓人臉紅心跳的問題,本來以為這種私密話題可能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