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生活 » 星座命理 » 鄧惠文/爸媽必看!與孩子的情緒秘方

鄧惠文/爸媽必看!與孩子的情緒秘方

圖/錢茵 文/鄧惠文

 

為什麼不說對不起?

 

愛麗大約三歲時,好幾次我出門回家,就看到父女大戰,老爺用盡各種方要三歲小孩說對不起,有時候是不陪她玩、有時候是要她罰站或坐在自己的淘 氣椅上,但孩子展現無比堅毅的決心,就是不說那三個字─對不起。我想起以 前參與的電視節目,有一集企製問我:「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肯說對不起,有夠討厭!跟這樣的人要怎麼相處?」那時候我說,不要談這一題好不好?因為 太難了!我自己的家人,老公、母親,都不太願意說對不起,我也沒辦法改變他們啊!

 

當我看著三歲的女兒,因為無法說對不起而如此難過,我想,如果我不做點什麼,以後她會不會變成同事說的那種「有夠討厭」的人?我擔心的不只是她會為別人帶來困難,也覺得她會為自己帶來很大的困難。我徵詢身邊當媽媽的朋友們,如何啟發孩子理解「對不起」這種事。發現大家都深感困擾。

 

說「對不起」這件事,不只孩子覺得困難,大人也不容易做得到。我嘗試跟愛麗溝通,讓她看見「對不起」的細微意義。後來我和雅青、玫禎(總編和責 編)聊起,這則媽媽經得到她們的共鳴,於是《我不想說對不起》誕生了。

 

 

對不起的修復力

 

這一天,一開始愛麗是非常開心的,她想找爸爸帶她出去玩,可是爸爸並不 想帶愛麗出去,在拉扯中爸爸的咖啡灑了,於是爸爸堅持要愛麗說對不起。爸爸希望愛麗藉由認錯,避免這種危險的行為,但是愛麗不願意。

 

孩子在想什麼?孩子的感受往往超乎大人的想像,但是孩子沒有辦法用太多 語言爬梳自己的感受,所以常常被忽略。

 

 

 

我自己的童年,很多時候在感覺上是孤單的,並不是因為大人沒有照顧我, 而是心中有太多感受無法被了解。我想很多人都是這樣長大的?我和工作上以 及家中小朋友相處時,發現他們從兩三歲開始就可以談感受的。很小的時候, 她們表達的很有限,但假以時日,感受中常被關注和討論的部分,他們就會愈 來愈清楚。

 

不過,要能陪伴孩子覺察情緒,爸媽得先覺察自己的情緒。孩子意見不同時,爸媽自己的感受如何呢?在繪本裡,爸爸生氣而等著愛麗說對不起的時候,爸爸和愛麗的影子,心都破了一個洞。影子爸爸向影子愛麗伸手,索討一 個可以填補缺口的道歉。

 

需要別人說對不起的時候,內心是受傷缺口的。孩子或大人之間,都是如 此。無法修復關係,是因為看不懂自己或別人的心的破洞。

 

如果爸爸跟女兒是兩個相愛但是個性固執的人,爭吵時就需要媽媽來幫忙。各位媽媽讀者可能會說,媽媽的責任也太重了吧!一邊寫的時候,我也是這樣 喊了好幾次。但事實不就常是如此嗎?

 

不得不出門一下,老公就跟孩子鬧得不可開交,媽媽們怎麼想?坦白說我第 一是想罵人,「難道你就沒有更好的方式帶小孩嗎?」這種話一出口,原本只 是父女之爭,就會變成全家大亂。所以媽媽只能冷靜再冷靜!

 

媽媽自己的感覺也需要被照顧呢。我自己的經驗是,出門時孩子有問題,我會感到愧疚,愧疚造成壓力,壓力太大時,就會需要排除,需要確認「不是我 的錯」,這時就會很想責怪別人。這種狀況下,媽媽的心也是破了一個洞。一 家三口心都破洞了,誰能著手修補呢?那就要靠心理承載力了。

 

不被自己的愧疚感淹沒,不為了排除壓力給出更多的責怪,願意提供一個 「大人般」的承載力。每個家都需要至少一個這樣的人。試著同理孩子的感 覺,為了孩子的難過而感到難過,所以媽媽說:「對不起,我沒有辦法幫你跟 爸爸和好。」大家都等著一句對不起來填補心的破洞時,就由媽媽先給吧!當孩子注意到媽媽為了她和爸爸說「對不起」時,「對不起」就有了不同的意義。

 

不願意說對不起的人,都認為「說對不起代表我錯了,我錯了,代表我不值得你愛。」可是,被別人傷到的時候,又希望對方說對不起,才能確認對方重 視我。如果能思考這一點,「對不起」連結的抗拒,就有鬆綁的機會,我們可 以在充分的支持下,藉由「對不起」表達「我很在意你」。

 

同理的身教

 

很多爸媽問心理治療師,如何教導孩子有同理心?我的理念很簡單:讓孩子 生活在被同理的經驗中。

 

試讀這個故事時,有些媽媽驚訝地問我,媽媽怎麼可以跟小孩談「妳爸爸怎 麼那麼壞」,小孩已經不懂事了,這樣說,小孩會不會更自我中心?關於這一 點,各位讀者不妨根據自家孩子的個性斟酌。我的經驗是,想要協助孩子看到 人我立場的衝突時,可以先靠近孩子那邊,再慢慢帶到客觀的中立點,如果一 開始就堅持中立,可能拉不到孩子,也就無法把孩子拉到中間,而孩子因為感 覺不被瞭解,會更固守她自己的觀點。這是所有心理治療中,同理心的運作原 理。

 

當孩子聽到媽媽原原本本地接納她的感覺,跟著她的判斷走時,其實會意識 到自己的「責任」,也就是不能亂講的責任。有人重視她的話,給她足夠的安 全感,孩子才能思考爸爸為什麼會生氣,學習同理爸爸,孩子也需要相信,犯 錯的自己不會失去爸媽的愛,才能勇於承擔責任。

 

本文出自《我不想說對不起》三采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