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娛樂 » 星聞直擊 » 當感情變成商品時

當感情變成商品時

前兩個月我一個朋友帶我去看了一出昆曲《桃花扇》,我知道昆曲許久,但真正接觸昆曲卻不多。記得好幾年前,我的朋友揚凡導演拍了《遊園驚夢》,裏面就有大量的昆曲出現。楊導演非常喜歡昆曲,他拍片之前不停地跟我聊著他會如何讓昆曲在戲中出現,而我負責這個戲的主題曲,他希望我在製作這個主題曲的時候能夠把一些昆曲的特點展現出來。果然,這個戲拍完之後是一部很迷人的作品。在我周遭的人,瞭解昆曲的不多,但是經常可以在一些文章上看到一些很重要的藝文人士說著他們對昆曲的著迷,所以我一直覺得昆曲是文人才能進入的殿堂,然而它又是民間戲曲,所以它兼顧了雅俗共賞以及深邃的藝文特質,加上昆曲跟日本的能劇是全亞洲僅有的兩個世界文化遺產,這點更讓我對昆曲有了敬仰之情和擔心自己夠不上能欣賞它水準的壓力。在《遊園驚夢》裏,幾場昆曲的戲就把我給嚇著了,的確,它是一個相當抽象的劇種,雖然我看不懂,但還是被它的音樂感染了頹廢和憂傷的氣息。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昆曲是一個華麗與優美的謎。

10e33e76b24.jpg

 

 

 

 

 

 

 

 

這次朋友的邀約我欣然同意,因為要看好的昆曲表演是不容易的。這次最特別的是由兩組人表演,一組幾乎都是在二十歲以下的學生,另外一組都是國家級、得過獎的演員,也就是這些學生的老師們,表演與學生一樣的戲碼有著傳承的意思,我看的是學生版。《桃花扇》裏面有兩個大主題,一個是青春男女的愛情,一個是混亂動盪的年代,當美麗的愛情與動盪的年代同放在一出戲上,他的撞擊力量對我來說真的是挺大的。而這些年輕的學生描寫的青春男女的愛情,無論是羞澀狀或者是為愛癡傻狀,在良好的訓練技巧外多了真實人生的情感,非常生動。

 

 

 

我常常在想,優秀的表演技巧與真實的感情,在文藝創作上到底哪個更重要?真實的情感是無法演出的,但是精湛的表演技巧常常是需要冷靜的。在這一出《桃花扇》裏面,我覺得得到了一個平衡的融合。藝文創作真的是充滿了神奇力量的一種方式,它把南宋時代的一對少男少女的愛情那麼生動地保留下來,即使事隔幾百年後的人,看地仍然是心有戚戚焉。愛情對於人的影響,是永恆不變的。

 

 

 

昆曲果然是一種南方的戲劇,其中充滿了靈秀與水潤的氣息,劇中所有的用詞都非常的文雅秀麗。這讓我想到我們現代人,在擁擠和充滿混亂氣息的年代裏,“文雅”幾乎變成了一個奢侈的消遣,更不用說在生活裏面體驗和進行了。拿我的經驗當作比方,有一次我在一個餐廳吃飯,餐廳的電視調在播放音樂錄影帶的頻道,在吃飯的途中我抬頭看了十分鐘,連著三支音樂錄影帶。這三個音樂錄影帶都是來自港臺的男歌手唱著三首不同的感傷情歌,三支音樂錄影帶對於愛的感傷和惋惜之情用著相同的方式,不是跳樓就是自殺,要不就是劇中的男女演員歇斯底里地哭天喊地,又或者是頭破血流地打著拳擊。曾幾何時,感傷都需要那麼的撕心裂肺、見血見淚的,相較于昆劇《桃花扇》,動人溫婉的故事反而更能真實地打動人。

 

曾幾何時,我們已經失去用最誠實的表現去感染別人,而煽動的方式幾乎變成現在快速達到目的的手段了,在如此惡性循環之下,我們失去了文雅的思考與溝通的能力。大眾傳媒是影響普羅大眾的,我們曝露在充滿了商業誘因和只有目的的媒體世界中,然而激烈的手段總會讓人麻痹,最終人們要的還是心靈相通的默契。就算像李香君一樣活在動盪的年代裏,感情也還是最美麗的,就怕一群自以為聰明的人把感情當作商品,侮辱了相信他的人也侮辱了自己。

 

 

 

 

 

 

10e33e6d51f.jpg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