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娛樂 » 星聞直擊 » 第三次音樂高潮

第三次音樂高潮

    躲避過了奧運之後,許多歌手陸陸續續發行了他的新作品,看似熱鬧的音樂局面,卻依然躲不過實體唱片繼續往下墜蕭條的結果,然而音樂還是生活的必需品,在這明知不樂觀的局面裏,流行音樂仍用著殘喘的希望,努力唱著繽紛的歌曲。事實上實體唱片的銷量並不代表聽音樂人口的減少,只是音樂從業者失去了評估自己的音樂被接納程度的判斷,當然以產業角度論,這是一個悲劇,我們面對著一個不知何時才要結束的冬天。在這內憂外患之刻,群眾對於音樂要求的標準,並沒有因此而減低,許多新發行的音樂作品,依然面對著各方的要求。現在絕不是音樂人該自憐的時候,只是自尊長期受到挑戰,心中感受更是不堪,幾位向來受到尊敬或歡迎的歌手,都面對著較嚴苛的樂評。從聽音樂者的另一個角度看來,總是覺得最近的流行音樂不再新鮮有趣,但依我看來,這是雞生蛋,蛋生雞,互相牽動的關係。因為這塊土地已經許久沒有足夠的養分讓音樂人才成長,貧瘠的土地讓更多害怕賠損的音樂商人做出只求盡力的決定,而那些忠於自己音樂的人,更被推向背對群眾窘迫的角落,愛音樂的人抱怨著聽不到好音樂,在這漸行漸遠的流行音樂世界裏,大家似乎只能期待著奇跡。

    我還是一個不願意輕易悲觀的人,我總相信不遠的某一天,我們能想出一個新的方法,讓好音樂層出不窮地面向群眾,然而在此時,雙方都該如何努力呢?

    在我從事音樂工作的記憶中,有兩次巔峰都是在經濟蕭條時,音樂卻絕處逢生地創造出奇跡來。91年日本泡沫經濟時,我第一次嘗試到在臺灣賣出100萬張唱片時內心的喜悅,也在那一個時期,閩南語歌曲從次文化走到了主流文化,同時間,許多不同音樂表現能力的歌手站上了這個舞臺,當時卡帶是聽音樂的主要方式,CD才剛剛開始。第二次奇跡發生在97年,正逢亞洲經濟危機,我又第二次陸續地嘗到在臺灣正版銷量100萬的經驗,與上次最大的不同,這次聽音樂的人百分之百都是用CD,同樣的,這一波高潮也讓幾位元用全新觀點表達音樂的歌手站上亞洲舞臺,甚至世界舞臺。最近正逢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讓我不禁猜想,是不是下一個音樂高潮又將來臨?只是回顧前兩次的經驗,我不停地猜想著,在這網路傳播迅速無秩序的年代裏,如果真有這一次,流行音樂又將以什麼面貌與世界見面?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