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娛樂 » 星聞直擊 » 我看金曲獎

我看金曲獎

 

  臺灣的金曲獎剛剛結束,從入圍名單公佈到得獎宣佈,如同往年般一直有不同的聲音,我常想;辦一個如此規模的活动,是一件很為難的事,特別是在華語流行音樂上。原本是一番好意,但是這些年來這個產業變化太大,流行原本就是一個不停改變的事情,加上數位改變了整個華語流行音樂產業生態,於是在整個評選過程中,討論的聲音自然是避不掉。臺灣金曲獎一直堅持流行音樂的範疇只在唱片這個格局上,但實體音樂正面臨著數位時代的挑戰,以唱片為單位來甄選,對於審選標準上自然有很多的限制,而金曲獎又一直是所有華語流行音樂裏較為公開公平的一個單位。臺灣當局又試圖拿金曲獎當做推廣臺灣文化的工具,於是許多評選的標準,都只以臺灣的眼光去看,這常常是我比較擔心的部分。如果這麼一個活動,只放在臺灣,也許標準比較單純,但是幾年來大華人地區,也會關注金曲獎。於是從入圍到獎項公佈,各方都以各方標準來審視,議論總是難免。
 
  一直以來,我都選擇回避參與評審的角色,一方面我覺得我還在此行業中,怕立場不夠公正;另一方面這十年來我游走於兩岸三地,習慣綜觀整個華人流行音樂不限地區也不想局限於數位與實體的界限。我擔心以我的這樣立場,是無法吻合金曲獎評審的標準,所以我總站在遠觀的位置,開放的支持但絕不評論。雖然總是在公佈入圍獎項或宣佈得獎名單後,要面對許多媒體詢問,對於名單的看法,我還是選擇不多言,只能說主辦單位辛苦了,評委們也辛苦了。
 
  我還是很高興得獎的人歡天喜地的表情,因為他們的努力是被看到的,也被公開表揚了
;大眾媒體一年一次在金曲獎頒獎前後熱熱鬧鬧的報導,或多或少引得群眾關注,但是這樣的關注對於華語流行音樂產業,到底有多少實質的幫助,我心裏仍是懷疑。如果華語流行音樂還局限于實體發行的格局,如果金曲獎還局限於這一年中在臺灣發行的標準,如果評審委員還是以臺灣學院或業者來組織,也許金曲獎將會漸漸失去它影響的力量,這一點比公佈公平更為重要。我還是默默的祈願,金曲獎對於華人流行音樂有幫助。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