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戀愛指南 » 透過四招漏斗理論,篩選出未來伴侶的關鍵特質!
▲有種行銷理論叫漏斗理論,其實我們也可以像漏斗一般,層層過濾出需要的伴侶特質。(圖/Shutterstock)

透過四招漏斗理論,篩選出未來伴侶的關鍵特質!

年輕的時候我們談戀愛總是憑一時衝動,但往往會發現相愛容易相處難,雖然失戀的那種傷心痛苦也是種人生的養分,但在經過一段段失望、心碎、甚至最後覺得根本不值得的戀情後,也許你也會覺得心很累。

尤其青春不等人,25歲時我們還有本錢在一個錯的人身上浪費十年八年,但超過35歲之後,你再也沒有那麼多十年八年可以消耗了,即使不一定要結婚,也要避免把感情再虛擲於會帶給妳傷害的關係,所以過了35歲之後,我強烈推薦大家撥出一些時間與智慧,用在挑選未來伴侶上,而不是盲目靠著機運或賀爾蒙來冒險。

有種行銷理論叫漏斗理論,是之前在職場時學到的,我從中領悟其實我們也可以像漏斗一般,層層過濾出需要的伴侶特質。以下是將漏斗理論運用在擇偶的範例:

第一步:瞭解自己的核心需求

有錢有房有車?大公司高學歷?外表高帥體貼風趣?以上都可以是條件,但絕不可能並存,列出最優先序才能釐清真正的需求,同時也透過反思自己這樣排列的原因,更進一步瞭解自己,也許妳真正需要的、跟妳想要的可能不一樣。

小敏是個38歲的未婚女工程師,她希望自己能在40歲左右結婚,以下則是小敏列出的擇偶優先順序,經濟第一、人品排第二,聊得來是第三,最後則是外表。


▲(圖/凌茜提供)

可是當我舉柯賜海為例,問小敏如果在和柯賜海還算聊得來的前提下,是否會選擇柯賜海?小敏馬上說NO,可見得經濟第一這個標準並非絕對的。

再仔細探討後,小敏發現她所想像經濟穩定,其實只是希望對方有能力和她一起負擔買房頭期款,以免婚後需跟公婆一起生活,再往下她發現自己更重視的是想法相投,所以想法→人品→經濟→外貌,才是她真正的排序。

第二步:根據核心需求,讓目標族群認識妳

現在小敏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和她談得來的男人,她的興趣是看藝文展覽和爬山,在小敏的身邊並沒有這樣的男性,所以為了結識這類男性,小敏加入網路這類相關社團或討論區,同時她也盡量和大家互動,增加別人印象。

第三步:找出最接近妳需求的人

小敏參加幾個社團後,發現其中某些人已婚或有女友,某些人年齡差異過大,某些人完全不可能來電,淘汰只能當朋友的人後,也需要再更加瞭解對方的三觀是否一致,對婚姻或家庭的態度有何看法,小敏透過營造話題閒聊,進一步圈出幾位合適的人選,接著則要想辦法讓她有興趣的人也對她產生興趣。

第四步:製造對方心動的契機

在三個人選當中小敏最感興趣、條件也最合適的是A君,但A君始終不太主動,因此小敏就需要找出讓他告白的方法。小敏運用自己的長項,翻遍了A所有的社群資料,得知他欣賞清秀氣質類的女星,於是小敏改變穿著風格和說話方式, 果然成功縮短和A的距離,目前穩交中。

有句話說:「愛不是兩人看著彼此,而是兩人看著共同方向。」用科學的方式尋找愛情並非不浪漫,而是盡量避開愛上後才發現彼此對未來根本毫無共識,也許有機會大家可以試試看,也歡迎跟我分享使用心得或成果啊!

凌茜粉絲團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