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成長 » 好讀好聽 » 「又不是只有你辛苦!」如何不讓牢騷,成為感情問題呢?
▲發牢騷真是一種藝術,尤其當你不希望它成為感情問題。(圖/Shutterstock)

「又不是只有你辛苦!」如何不讓牢騷,成為感情問題呢?

看黃大旺紀錄片《台北抽搐》,印象最深是他說:「如何不讓牢騷成為社會問題。」

像一句自問,也像一段漫長的校正過程。不斷反覆地收攏被生活擠壓的悲憤,一再被不理解而裂痕滿佈的心。

逐漸覺得,摧毀掉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讓理智一秒斷線的,通常不會是什麼深仇大恨,而是埋伏在生活中的不順、忍耐、白眼,諸如此類,很小很小的日常不滿,有時甚至連「抱怨」都稱不上,僅是牢騷,殺傷力卻出乎意料地大。

近來天冷,用盡全身意志力起床,冒著永遠不會止息的雨,帶著一身濕氣擠車去賺一份吃不飽餓不死的薪水。

我不知道有誰能知足常樂到一點牢騷都沒有,起碼我不能。

生活實在太多重如泰山的稻草,讓每一次敘述都變成發洩抱怨。牢騷在成為社會問題之前,首先成了感情問題。

發牢騷無非是有點委屈的。怎麼芸芸眾生,自己就沒有福氣成為有特權的那個,也好想睡到自然醒,也好想不必為房租擔心,也好想有人接送下班。

委屈是因為終究是認命的。但聽在朝夕相處的人耳裡成了刺耳的抱怨,免不了要想,我也很累啊又不只是你。

▲(圖/Shutterstock)

感情最美又最具體的,無非是心疼對方。可是牢騷總會破壞那一層純情又有點憨傻的情感。「心疼」真是一種折磨人的東西,你愈想追求「被心疼」,卻愈容易顯得面目可憎。

所以你說牢騷是一個多麼難以節制的東西(畢竟,抱怨就明明確確是純粹發洩想找人一起出氣罷了)。然而牢騷,背後隱含著太多情緒,討拍有之,分享有之,發洩有之,克制脾氣有之。

偏偏人跟人之間最擅長互相誤會,愈是複雜的情緒愈難被辨認出真心。

如何不讓牢騷成為社會問題之前,不成為感情問題就已經夠難了。

但牢騷不發,無疑是跟自己過不去,積壓太多不滿肯定內傷。

我試過很多種方式發牢騷。雲淡風輕的、氣噗噗的、吃飯中途不經意提起的,發現,居然是誠實點霹哩啪啦講完,甚至末了誠實補上一句「真的好不爽」,這樣的方式最不容易讓對方誤以為是指桑罵槐的抱怨,兩方都沒有壓力。

你說我就聽,說完就算了,飯照吃,覺照睡。

再來是,讓牢騷生出一點安慰。比方說,我曾擠在動彈不得的公車裡,看見路邊站牌有一位孕婦撐著傘等車,肚子很大,雙手大包小包。

我在心裡嘆了口氣,生活真不容易。起碼我不必承受懷孕的辛苦。

回家後把這整段心路歷程講給先生聽。他很能理解似的點點頭說,對啊,妳很辛苦,別人也很辛苦……。

發牢騷真是一種藝術。尤其當你不希望它成為感情問題。

陳默安粉絲專頁

陳默安個人網站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