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成長 » 好讀好聽 » 蔡侑霖專欄/「越熟的人,卻越口無遮攔挖苦、頻頻諷刺!」相知多年的好友,為何一句話就斷送情誼?
▲不要挑戰親密朋友的底線,撕破臉後才後悔,要怪就怪自己的白目不長眼!(圖/蔡侑霖提供)

蔡侑霖專欄/「越熟的人,卻越口無遮攔挖苦、頻頻諷刺!」相知多年的好友,為何一句話就斷送情誼?

我的新書《不要在最好的年紀,吃得隨便、過得廉價》,當中一個章節提到〈走散了朋友,留下的是人生〉,說著是過三十歲的我們,驀然回首曾經,革命情感的朋友、無話不談,偶有摩擦也包容彼此。後來,決裂或不再聯絡的原因都不清楚。多年之後,每每想起那些存在心裡的朋友,總有些許遺憾及傷心。說好一輩子,卻不再提起、不再見面,形同陌路。

我的身旁就有一個活例子。我的好友艾瑪與瑪姬是相識多年的閨蜜,從大學到出社會工作都在同一個區域,因地緣關係,也深信上天的安排,讓這兩位女孩一路到彼此結婚,情誼依然有如親生姊妹,什麼話都可以說,就連厭惡怎樣的人、不喜歡怎樣的物品或食物,彼此都瞭若指掌,只差存款密碼沒交出來而已。

有天,兩人走到一間服飾店艾瑪想買剩下一件的洋裝,而瑪姬破口道出:「這件洋裝,其實我已經看很久了,就在今天想把它帶回家,你有差這件洋裝嗎?我應該比你更合適吧!」兩人交談過程,來往爭執,一旁的店員也看了也尷尬,直到關店前,瑪姬決定拱讓這唯一一件洋裝給了艾瑪,而她卻開始心生怨懟艾瑪不懂事、為何不體諒她,甚至不識大體連一句謝謝都沒說出口;而艾瑪也開始反擊瑪姬,說她花錢如流水,一件平價的洋裝也要來爭,真的是不夠朋友、小氣摳門。就這樣,嫌隙油然而生,平日裡看到的如膠似漆,轉眼間成了冤家路窄,再也不聯絡,難了雙方之間的共同朋友們。

關係直到現在,兩人曾有的默契不再,剛強的人勢力不退,而溫順的人如今也不讓步,對話原地踏步,兩人工作上的合作以爭執收場。往後,聚會上再也見不到兩人同時出現,而我們生命中,都有類似這般告吹的友誼。


▲(圖/蔡侑霖提供)

跟你熟,我才跟你說實話?換言之,不熟就會對我說假話?

虛偽的友情,時常都使用「交換秘密」這樣獵奇方式,來替彼此關係升溫、鞏固信任上的位置。透過互通有無,把情報當作密報,無時無刻即時分享八卦、情緒故事、好惡觀感,殊不知,長期下來就是不營養的惡性循環,甚至本末倒置之下,還多出了「期待更勁爆、輿論不夠辛辣」進而產生無聊及煩膩感。

莫名其妙的關係,建立在百思不得其解的交涉,善用「數落、言語霸凌」來刷存在感及地位,實在是不可取的行為;相較之下,朋友間的親疏遠近,真心關懷及保持應盡禮貌,會是真誠、走得更長更遠的不二法則。許多人,總愛聽些「刺激性」的對談,而不愛「真實性」的友善往來。檯面上,曬朋友圈、上傳社交平台昭告天下,示威認識的朋友很多、人脈魅力神通廣大且多好多棒;檯面下,背地論述閒言閒語、欺善怕惡般加油添醋,遇事卻無法處理圓滑,如同紙老虎一樣,一戳即破,不成熟的情感,也導致幼稚情緒而終結關係。

三十歲過後,經由反省及斷捨離沒必要的牽扯,無非是幫自己釐清錯綜複雜的「零幫助」的溝通;太多的惡性關係,也只是被其他人拿來說嘴、貼上不受歡迎、道人是非的標籤,與其這樣,倒不如捨去沒有幫助的朋友與瓜葛,讓生活倒吃甘蔗變得輕鬆、自在。換言之,你得深刻做到,不在最好的年紀,活得痛苦、小心翼翼去經營毫無透氣感的朋友關係。

再怎麼要好的朋友,越容易翻臉不認人!

回想那些曾與你交好的朋友,思考人與人關係的成立、溫度的驟降與冷卻,你不只是更理解他人,也會更理解自己,以及自己需要的關係。然而,每一段關係的開始到結束,都有原因。

委屈討好,懇求對方的情感不要變質,盼望自己不要被拋下、怕自己「被兵變」的小情小愛中,原來很多事不是努力來的。長成大人後,接受友誼的仔細選擇,你淘汰別人、別人也會拋下作為朋友的你。或許一開始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逐漸醞釀成難以對話的尷尬,最終是彼此也不必假裝的冷漠及淡然。請給你與任何朋友關係的距離,建立安全感及停損界線,不怕你太遙遠,只怕太親密、太老實、過於無隱私,招來的會是把柄之下的「真心換絕情」。

無論如何,都給彼此有獨處的空間、各自過好日常,並非二十四小時黏膩在一起,以示表現「真友情、好朋友」般的確切認證。

不要挑戰親密朋友的底線,撕破臉後才後悔,要怪就怪自己的白目不長眼!

延伸到現在,不僅僅認知到「關係過度認真」、「太沒有隱私空間,更容易打壞關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原因是:嫉妒。

不得不承認,從職場工作到親密愛人或者好友之間,多數人都選擇欲言又止、隱善揚惡,沒別的,就是怕你比自己過得更好、擔心你毫無預警超越自己、杞人憂天,有天會被你打落下來抑或面子及自尊該往哪裡擺。是的,這樣的解釋很直白又粗暴,卻也是大多數人放在心裡,不敢吐出來的真實答案。

何況,嫉妒是不分年紀性別、職業卑賤、社經地位高低,都會自然而生的情緒。

「自從我考上北一女後,我的好友小美就開始對我怪怪的,不再約我一起吃飯、坐車」

「升官後,隔壁部門的小張,看我的眼神就像貓瞧見老鼠一樣,閃得遠、能避我就不讓我看見」

「生了兒子後,家裡的大嫂與小叔,就開始對我很糟糕、甚至在婆婆小姑面前胡謅造謠」

「當我拿到了博士學位,在職場工作的每一天,上司主管都很喜歡用嘲諷的方式,對我說話!」

突然其來的驚喜,更是莫須有加速「撕破臉」的節奏。其中,個人主觀的「不平衡、憑什麼、競爭感」潛移默化附加於嫉妒心,除了看任何大小事都不再客觀,失了公正而遺忘過去所做的努力美好、刻苦銘心的付出。挑戰者,醞釀火花「衝康」被挑戰者,或許可以忍一時、一日、一年,經歷長時間被欺壓、受夠委屈不再包容,火山爆發過後,剩下的也只是各走各的路、井水不犯河水。

見到朋友過得好或者某方面成功,都請試著學習看待對方身上成功的優點為何,放下自身的挫敗或自卑,不要去比較、競爭;往往心態偏了,用著較勁方式談友情、打擊成功者的喜悅及成就,換來地,大多也都是「自討苦吃、悔不當初」一時半刻的鬼迷心竅。

真正的朋友,看見朋友發展有成、順風順水,由衷祝福之外,要做的就是背後默默支持、適時打氣關心就好,不必過多廢話及建議,少點主觀,更無須攀附他人成就,來造就「陪襯」自己的價值。有溫度的相處、信任每一句體貼言語、欣賞朋友的長處,保持一定的美好距離,才是讓彼此情誼及關係真切自在、愛屋及烏般的升溫而不失親疏價值。你的關心在意,對方肯定都心存感激、放入心底,相扶持的康莊大路,才會越走越遠、輕巧而踏實。

 

蔡侑霖新書《不要在最好的年紀,吃得隨便、過得廉價》悅知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2/03(三) 20:00-21:30

誠品信義深夜講堂-台北場

 

#蔡侑霖#不要在最好的年紀吃得隨便過得廉價#丹尼先生

蔡侑霖DannyTSAI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anny.tsaiyoulin

蔡侑霖DannyTSAI instagram:danny.tsai1114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