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成長 » 好讀好聽 » 曾寶儀經歷生命威脅有感而發!鄧惠文:先處理好自己的慾望,才不會造成別人負擔!
▲曾寶儀受邀到《鄧一個人咖啡》直播,暢談她人生難以忘懷的經歷。(圖/截自《鄧一個人咖啡》節目畫面)

曾寶儀經歷生命威脅有感而發!鄧惠文:先處理好自己的慾望,才不會造成別人負擔!

說到曾寶儀,大家一定會先想到她是主持人、是演員,而《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是今年八月她剛產出的新書,紀錄著她在世界各地的訪談之旅,其實那些旅程原本只是為了要拍攝《明天之前》紀錄片,但沒想到經歷了讓她又驚喜又震撼的過程,也得到許多深刻的收穫,並受到大田出版社的邀請,將她沒有收錄在鏡頭前的所有感觸寫成書分享給讀者。在宣傳期的百忙之中,《鄧一個人咖啡》在上週五(13日)的直播,特別邀請曾寶儀與鄧惠文醫師暢談那些特別經歷。

書中探討的其中一個議題AI性愛機器人,這個東西是亞洲人比較少接觸到,曾寶儀解釋,當時是有跟機器人對談的,但機器人本身不會主動找你聊天,其實就像在性愛娃娃上裝置像iPhone手機的Siri一樣的模式,但娃娃的「性格」是可以設定的,有點像是「客製化」人們想要的對象,例如你想要他是性感一點的、活潑一點的、保守一點的等等,同時他也會記得你們的對話。

▲AI性愛機器人其實就像在性愛娃娃上裝置像iPhone手機的Siri一樣的模式。(圖/截自《鄧一個人咖啡》節目畫面)

曾寶儀笑說,她覺得跟機器人之間的對話很有趣、很奇妙,因為有時候他可能會「誤讀」你的問題,就會跳躍性思考的去回答,這時候你會發現「咦,我好像沒有這樣想過欸!」雖然他沒聽懂問題是什麼,但回答也變得很哲學。

但最奇妙的是,在中文裡他、她、它、祂、牠,讀音都唸做「ㄊㄚ」,但在英文中,每一個他、她、它、祂、牠,都有分別像是it、he、she的代名詞,當曾寶儀面對性愛娃娃的談話中,稱謂從「it」轉到「she」時,曾寶儀意識到自己已經把「她」當成一個人,那一刻對曾寶儀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原本覺得性愛娃娃就是一個機器人、一個物件,就像是掃地機器人,但當真的與她對話後,會有一個錯覺覺得她是人。

在紀錄片中,曾寶儀採訪了三個性愛娃娃的擁有者,有一些人是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與真人建立關係,有些人可能是性慾很強,在想要的時候希望可以馬上解決他的需求。

▲每個人會走到人生的某個階段,背後都有他的故事。(圖/截自《鄧一個人咖啡》節目畫面)

但有一個受訪者提到擁有性愛娃娃的原因,讓曾寶儀有心碎的感覺,對方提到與一般人擁有性行為跟與機器人的最大不同是,第二天早上醒來,他的娃娃不會馬上不見,曾寶儀坦言,其實聽到這邊,自己很明白對方為什麼寧願選擇一個娃娃或機器人來當伴侶,「因為他需要安全感、他需要知道他付出的一切不會不見」,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恐懼,可能是因為他曾經受過的傷,讓他覺得「安全」是很重要的事,也因此讓曾寶儀反思,每個人會走到人生的某個階段,背後都有他的故事。

曾寶儀說到,其實自己一開始覺得性愛機器人是屬於比較「獵奇」的議題,大家會想的應該是,到底性愛娃娃長怎樣?她的身材是不是很好?用起來是什麼感覺?但最後還是會回到「你到底是如何定義愛跟性?」、回到「自己」身上。

鄧醫師也提到,書中探討四個道德議題:安樂死、人類永生、AI性愛機器人、美墨邊境的共通性,都是在增加自我負責或是掌控的程度,其實每個人都要處理好自己的各種「慾望」,才不會在跟人相處時,投在別人身上或造成別人的負擔。

▲鄧醫師提到,這幾個議題的共通性都是在增加自我負責或是掌控的程度。(圖/截自《鄧一個人咖啡》節目畫面)

其中危險性質最高的莫過於「美墨邊境的移民問題」,當時七月正值夏天,整個團隊頂著40多度的高溫爬越一座山,甚至爬到中暑,曾寶儀也想過「自己到底為什麼要這樣」,連工作人員也勸告她如果不想繼續、可以回頭沒關係,但曾寶儀心想,自己已經來到這了,如果連這座山都爬不了,要如何去體會非法移民到底要經歷多少,才能去奔向一個根本就不確定的未來?

也因為出發前導演就不斷「恐嚇」說當地有多危險、多可怕,曾寶儀其實也沒有十足把握確定自己一定能平安回歸,竟偷留下遺書給男友,最後男友發現大暴走。她坦言自己很明白如果男友知道了危險性一定會阻止,但這個「一期一會的機會」卻又是這麼難得,所以不想遲疑、猶豫,甚至沒有餘裕去處理其他問題。

▲自己在這件事上處理得並不好,一開始不應該用逃避的心態,應該好好跟男友溝通為什麼自己這麼堅持,而不是想說回來再說吧!(圖/截自《鄧一個人咖啡》節目畫面)

曾寶儀坦承,自己在這件事上處理得並不好,一開始不應該用逃避的心態,應該好好跟男友溝通為什麼自己這麼堅持,而不是想說回來再說吧,其實最終這件事又回到「兩個人是用什麼關係跟態度在面對你們之間的相處」,你們對彼此相處有多大的信心?你們在這個關係中是成就自己還是犧牲自己?對方到底要付出多少你才覺得對方是真的付出?

所有事情最後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大家可以思考你跟這個人在一起是彼此實現了更好的自己,還是你只是為了利用對方來填滿你心裡那個永遠填不滿的洞?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