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御姊愛/我該為了孩子,不離婚嗎?

御姊愛/我該為了孩子,不離婚嗎?

常會收到讀者的信,其中有一種類型的信為數眾多,可我總遲遲無法輕易回覆:

 

「御姊愛,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的婚姻很不快樂,但為了給孩子完整的家只好勉強維繫,請問我將就在一段失衡的婚姻裡,這樣做對嗎?」

 

有時兩性作家難為的是,我不是上帝,很難知道來信者所面臨的處境,無法體會信裡的每字每句有多煎熬,一百個家庭總有一百種難以解開的結,即使聽起來不外是某一方外遇、不對家裡負責、暴力、感情淡了,但由於各自不同的社經地位、感情糾葛、家人牽絆或孩子的狀況,於是考量的點也不盡相同。

 

我自己沒有小孩,高談闊論如果是我就會如何如何太不實際,但我可以告訴你,作為一個在離婚家庭成長的小孩,我的心境。

 

八歲那年,我的父母爭吵日趨白熱化,母親只想要小小的家,固執保守;父親想要大山大海的事業,任性積極,若是兩人一強一弱也許能相安無事,偏偏雙方個性都強。我印象中不常聽到父母吵架,直到他們離婚前夕,每天吵每天哭,有一回雙方大打出手,互丟家具,我急著想抱住母親,結果卻反而被母親扔出來的重器打到身體,背後整片酒櫃玻璃碎裂,我的身體傷了好久。

 

「對不起,媽媽對不起妳。」媽媽抱著我又哭又秀。

 

「都是妳,都是妳讓小孩受傷。」爸爸指責媽媽,卻渾然忘了自己跟女同事之間朋友界線劃不清楚,才惹得這頓架。

 

感情總是越吵越薄,兩人一旦有了裂痕往往要費幾倍的力才可能復原,直到有一天,我看著他們其中一個拿出菜刀作勢威脅,我知道自己的家庭再也回不去了。

 

那陣子,父親依然在外忙碌的工作,母親在家日日垂淚,我只能一張一張面紙抽給她,「妳覺得,媽媽跟爸爸離婚好嗎?」媽媽抽抽噎噎,開口問了我。

 

我看著媽媽,不做多想,「好。」現在看來當時我真是回答了明智的答案,只是當年哪懂什麼叫離婚,只希望大人趕快結束這場天天演不完的鬧劇。

 

你會揪著安寧病房的病人說,「不要死不要死你不准給我死」嗎?不會,如果事情已無法挽回,有時唯有讓這一切好好走。

 

婚姻的狀態有三種,快快樂樂、還有希望以及看不到盼望。還有希望的婚姻必須建立在兩人的信心之上,彼此都想回到美好時光的願景,即使一時難以磨合,但仍不願放棄;至於看不到盼望的婚姻,其中一方擺爛,雙方已無心合力,又或各唱各的調便是了。

 

我生長在南部小城,當年離婚是一件羞恥的事,我的母親或多或少因此自我感覺很不好,而我在學校也老是被竊竊私語「她爸媽離婚喔!」、「她沒有爸爸喔!」,儘管母親再嫁,同學還是會故意說,「那個誰誰誰的爸爸過世了,他媽媽也沒有再結婚啊!」

 

為了一口氣,我非常努力的在老師前求表現,不只功課好,各種比賽我只以第一名為目標,社團不當到社長就覺得失敗,可是我最不喜歡的事就是,表現得好,媽媽會說「妳還真是像妳爸,很聰明」,彷彿我的一切努力都不是我自己,而是父親的身影;而最害怕的事就是,跟媽媽嘔氣時她會說「再不聽話我就要把妳送回給妳爸爸」。

 

 

很奇怪吧,沒有跟父親同住這件事情我倒不是這麼介意,但卻對母親這些話難以忘卻。

 

我從8歲到17歲未曾見過父親一面,母親太恨他了,但同時我也感覺得出來她曾在心底有多麼愛他。於是父親的形象又好又壞的深植在我心裡,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離婚或許能了結婚姻的形式,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恨(或愛)卻會超越形式永存,而往往那牢不可破的恨意(或愛意),才是影響孩子的關鍵。

 

換句話說,即使不離婚,身為父母的你們滿懷的是恨意和怨懟,你以為藏得住嗎?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有些父母甚至誤解了自己,告訴孩子:「爸爸(/媽媽) 是為了你才勉強撐下去的。」殊不知孩子也不過是塊擋箭牌,擋著讓你不用血淋淋的直視自己婚姻殘破的境地,擋著讓你以為不解決才是最好的處理。

 

你真的是為了孩子,才不離婚嗎?

 

那麼,你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嗎?

 

我是個務實的人,我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建議,但我認為,婚姻失敗了,就該去面對;走不下去了,就去找路;孩子是人,是你們共同的家人,好好解釋,做一對即使婚姻關係失敗,但仍對彼此懷有感激與最後一點愛的家人,絕對好過不簽字卻一輩子懷恨的雙親。

 

我曾走過那段因為父母離婚而被同學和師長歧視的小孩,可是我沒有後悔曾經必須面對這一切,也不覺得父母欠我一個道歉,因為他們是我愛的爸爸媽媽,我願意承擔一切,只要他們終於能獲得自己更想要的人生。

 

這就是我,作為一個父母離婚孩子的告白。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