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患得患失的「已讀關係」:妳真正要的,其實只是一種被接住的感覺

患得患失的「已讀關係」:妳真正要的,其實只是一種被接住的感覺

「幹嘛已讀我?難道他現在跟學妹在一起?」

「為什麼不讀不回?是不是我們的關係變質了?」

「你這貼圖什麼意思?不想回就不要回……」

 

這些心中的OS熟悉嗎?「已讀不回」似乎衍生了滑世代的猜心現象,但很多人都搞錯了,回不回並不是問題的起點,而是問題的「症狀顯現」。不論是近期彰師大的調查國外期刊的研究,甚至是我們自己的研究,整體來說都發現幾有趣的現象:

1.已讀不回要看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在意已讀不回,當對方是你在意的人、網路成癮者、以及在相處的過程當中,對方常常讓你感覺沒有被好好「接住」的人(用心理學的語言就是回應性,responsiveness)(Reis、Clark與Holmes,2004)比較會有這種焦慮的感覺。

 

2.重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你覺得這段關係中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那麼不論對方是否立刻回你,基本上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差別,甚至當對方已讀不回或不對不回,你還會幫忙腦補「沒關係他可能在忙」,仍然覺得伴侶是支持自己的(Koudenburg、Gordijn與Postmes,2014)。

 

3.關係狀態才是關鍵:不確定感較高的關係(high uncertainty)(例如曖昧、「超級好朋友」、一言難盡、地下戀情、似戀關係、分手後關係等等),比穩定的關係更容易因為對方已讀不回而感到焦慮。

 

4.回不回都是壓力:國外以及我們的研究主要都把焦點放在「被已讀」者的心理狀態,但實際上近期彰師大的調查,「已讀別人」者也有他的壓力——如果讀了不馬上回,對方會不會覺得我很大牌、沒禮貌?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關係?如果回覆了對方,但他沒有回我怎麼辦?與其將球丟到大海裡,不如一開始就把球藏起來──不期不待,不受傷害。

 

兩種line世代的擔心

 

虛擬世界的訊息回覆,就像小時候在操場完的的傳接球一樣。如果用依戀風格(attachment style)來思考line裡面一來一往的關係(賈文玲、羅丹與林逸婷,2014),每一個手上握著通訊軟體的不安全依戀者,其實都在關係當中有著不同的期待和害怕:

A.蜻蜓型:例如某些逃避依戀傾向高、不喜歡跟別人太親近的人。臉書自拍、美食貼文、運動炫耀(即使有時候只是po完就坐下繼續滑手機),他們真正在乎的並不是自己做了什麼,而是自己做的那些「什麼」是否有被人看見

 

他們總是喜歡在Line裡面丟出很多球,卻每個都是蜻蜓點水。老實說,回或不回都不是關鍵,他們真正擔心的並不是訊息回了沒有,而是不敢讓兩個人的話題聊得太深。對他們來說,最舒服的關係就是廣又淺,因為只要太愛,就會造成傷害。

B.金線菊型:例如某些焦慮依戀、很怕對方會有天把自己拋下的人。他們雖然嘴巴上說不喜歡等待,但卻總是扮演等待的那個角色。這些人有點像是鄭愁予《情婦》裡面善於等待的金線菊,每天都在等待對方回覆自己的訊息,也擔心自己因為忙碌或是暫時不知道要怎麼回覆的延遲,會影響到個人的關係(黃逸懷,2015)。同樣的,他們真正焦慮的並不是訊息回了沒有,也不是自己還沒有回、更不是擔憂對方背後在想什麼,而是擔憂這樣的互動方式,該不會是對方有一天會丟下自己的預兆?

 

從現在的困境裡看到過去的議題

 

發現了嗎?我們常常在討論對方有沒有回覆背後的動機究竟是什麼,可是這樣的猜測並沒有讓你更好過。因為你真正該在意的並不是對方是否有回你的訊息,而是,究竟是什麼控制了你在感情當中的焦慮?

 

那些對自己沒自信、又害怕對方會離開的金線菊,常常在等待,也常常怕對方會不再愛;而那些Line打開都有一大堆未讀,卻實際上沒有那麼忙碌的人,或許只是想要享受被關注卻又不想深入付出(黃逸懷,2015)。

 

我們總是對愛渴望,又害怕受傷。這些害怕,往往是源於過往你那些還沒有解決的人際bug。那些你過去一直想要逃掉的問題,如果沒有給他一個好的結局,終身會像bug一樣一直來糾纏你(Sharf,2013曹中瑋,2009)。當你終於看見這樣的已讀不回背後真正的擔心,看見自己其實只是想要被對方接住而已,才有機會開始跳出,患得患失的line關係。

 

延伸閱讀

Koudenburg, N.、Gordijn, E. H.、Postmes, T. (2014)。 “More Than Words”: Social Valida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Pers Soc Psychol Bull。 doi: 10.1177/0146167214549945

Reis, H. T.、Clark, M. S.、Holmes, J. G.(2004)。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as an organizing construct in the study of intimacy and closeness。載於D. J. Mashek與A. P. Aron(主編), Handbook of closeness and intimacy。(頁 201-225)。 Mahwah, NJ: Erlbaum。

Sharf, R. S.(2013)。 完形治療:一種體驗式的治療 (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與林延叡 譯)。載於 諮商與心理治療。(第 2 版,頁 227-268)。 台北: 心理出版。

曹中瑋(2009)。當下,與你真誠相遇:完形諮商師的深刻省思。台灣:張老師文化。

黃逸懷 (2015)。 已讀不回症候群的心理機制。 載於 張景然、謝宇姍、賴立寧、陳羿廷與劉濰萱 (主編), 向陽花木導師通訊 (第 40冊, 第 6-9頁)。 彰化師範大學: 學生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

賈文玲、羅丹、林逸婷 (2014)。 “你”為什麼已讀不回?-從依附理論看滑世代症候群的人際困境。諮商與輔導(347),頁 42-46。

 

 

>>看更多本周HOT ISSUE 8種讓女生心動的LINE訊息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