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你(我)家也是我(你)家。

你(我)家也是我(你)家。

現在男女越來越平等了,不過如果打開一些討論婚姻或家庭的網站,你會看到關於婚後時間金錢分配的爭議還真不少,最普遍的就是女方結婚到底該不該住夫家,女人該不該討好未來公婆,在古早社會的傳統思維下,多半認為嫁出去的女性就是夫家的人,媳婦的時間與資源,理應留給夫家,難怪古早人重男輕女,想想生女兒吃了那麼多米好不容易養她長大,結果開始有生產力了,就跑去嫁人為夫家服務,爹娘當然覺得女兒是賠錢貨。

 

這方面不是我偏袒女生,在台灣媳婦還是比女婿難做,媳婦張羅家事叫做剛好,不做家事根本人神共憤,連鄰居陳媽媽都要出來唸幾句。相對來說,各位有看過幾個女婿去岳家會洗碗掃地的?過年大掃除也一樣,媳婦幫忙大家覺得剛好,喊累還會被罵,如果有女婿去岳家幫忙大掃除,左鄰右舍都會嘖嘖稱奇,覺得這女人上輩子不知道燒什麼好香。

 

很多女生也越來越不買傳統觀念的單,既然錢我也會賺,幹嘛還要白天上班、假日去當免錢女傭,而且有的家庭根本只生女兒沒生兒子,如果女兒都嫁光跑去服務婆家,或者生了兒子卻不孝順,那難道要女方年邁的爹娘自立自強?所以反過來女方主導的機率也不少,不過其實讓男方年邁的爹娘自立自強其實也一樣不OK,最後我們乾脆不結婚,少子化就是資源分配談不攏、政府又不給力的結果。

 

在原生家庭中,很多人習慣家人自動自發的張羅生活中各種瑣碎事項,於是潛意識認定結婚後另一半應該繼續提供原生家庭對自己的付出(例如:打掃環境、付清帳單、張羅飯菜),然後期待伴侶是自己另一個更完美的分身:如果對方愛我,他/她就應該跟我一起孝順「我的」雙親、照顧「我的」家人。

 

我們的期待根本連自己也做不到,甚至沒意識到這些要求多麼無理取鬧,當伴侶做不到、甚至反過來要求「為什麼不是你做?」時我們感覺憤怒,是因為忘了自己已經脫離孩子的身份,成為照顧這個家的主要人物,舉凡衛生紙缺了、廁所髒了、冰箱空了、帳單來了都不再是別人的事,而是自己的事。

 

經營家庭跟與人合夥開公司差不多,如果想要公司壯大,我們想的不應該是如何把問題丟給對方、營收放口袋,而是如何和合夥人截長補短,讓公司發揮最大的戰力,照顧好所有員工。

 

在婚姻資源拉扯戰當中,常讓人忘了人與人相處最基本的道理:『將心比心』,如果你不希望把付出視為理所當然,那就不該把別人的付出當成應該,若希望對方孝順自己父母,也要這樣對待另一半的雙親,希望家裡溫暖整潔,就乖乖拿起掃把。

 

當結婚不再分成「你家」「我家」,而是「我們一家」時,又何需爭執不休呢?

 

凌茜粉絲團

 

>>看更多本周HOT ISSUE家人與戀人的天秤,怎麼取捨?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