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為何他變了?當初最崇拜的,現在卻變成最厭惡的?

為何他變了?當初最崇拜的,現在卻變成最厭惡的?

「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小三,工作才是他的大老婆。」
女人開始厭惡她自己嫁到這個家裡面來。

 

還記得快要接近三十那幾年,過往的經驗告訴她,只會說甜言蜜語滿嘴夢想的男人根本不值得信賴,有錢有工作才是真的。好不容易在她幾經比較之後,找到一個經濟穩定、疼她、又有事業心的男人。結婚那天,她的姊妹淘小柔還哭了,並不是因為她要嫁了,而是因為小柔有點嫉妒,她竟然可以找到這麼好的伴。

沒想到結婚兩三年之後,這個人人按讚的婚姻卻變成了一場惡夢。那個當年讓她崇拜的、讓他覺得安心的男人的事業心,竟然變成阻礙他們婚姻關係的一支釘。

「嫁給我吧,下半輩子我養妳。」男人說,但這當年聽起來讓人心動的男子氣概,現在回想竟然如此荒謬。

「妳就在家裡面顧小孩就好了,不需要去外面拋頭露面。」結婚第一年他這麼說,她雖然有點感覺被迫,還是辭去了薪水很高的主管工作。

「為什麼要管我這麼多?妳要不要去找個工作、或者是自己找一些有趣的課上?就是因為妳沒事做,才會東想西想。」幾年之後男人這麼說。女人覺得委屈,但女人不知從何說起,她心想:當年是誰叫我在家帶小孩的?現在又說我生活圈太小?

女人也很生氣, 一方面是氣他說話不算話,另外一方面是氣自己為什麼要把人生給活小了,好讓對方糟蹋?

關係的牢:最崇拜的,卻最傷害

 

在感情裡面我們常常遇到一個弔詭的狀況是,當年妳最崇拜的那個威風凜凜、安穩可靠、腳踏實地的男人,為何最後卻變成極權專制、沙豬傳統、講一百遍也聽不懂妳在說什麼的木頭?

 

以前我就會說,當妳仔細看上面這些敘述的時候,會發現不論正反,描述的其實都是同一個人。妳之所以會發現當初的崇拜現在變成傷害,只是因為不再能夠看到他的好,而把那樣的好看成一種關係的牢。

 

這個牢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同時吸引,卻又傷害妳;妳同時被他的自信和迷人、霸道或老實所吸引,但也同時因為他的驕傲麻木和自我中心感到疲累。也因為這樣,妳試圖想改變卻又無力改變,一直以來,妳總是想要讓關係變得更好、改變現狀的那一個,他卻總是把妳當作無理取鬧的那一個。

不過,如果用更多元的觀點來看這件事,就會發現其實這個現象代表了很多的不同的意義:

 

1.依靠/被依靠的角色(Dependent / independent role

 

從榮格心理學的觀點,那些妳所愛的和討厭的他,都是妳自己內在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你們彼此吸引、呼喚[1]。對妳來說,那種追求安穩、確定、有人可以保護、甚至可以保護別人的,也是妳想要變成的樣子。當初妳之所以會崇拜他,是因為他呈現了理想中的妳,妳也想要跟他一樣,變成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你希望他可以帶出那個「妳所渴望的自己」[2, 3]。但在一起之後卻發現,由於他已經長年習慣當「可靠者」,妳永遠只能在他的支配下,當那個倚靠他的人。

2.矛盾的依附需求(Attachment need

 

我們對於自己的情人,又崇拜又失望、又愛又恨的感覺,其實有一點類似與父母相處的時候[4, 5]。在情人和父母面前,往往都會表現出比較脆弱(Vulnerability)的部分[6]。因為對伴侶的依靠連結,讓我們可以感覺到他的好;因為在他的支配下,我們也感覺到安全。另外一方面,有時候我們也想要做自己、有時候又是如此的害怕「全能的他」,害怕他的能耐和權力大到竟然可以壓過自己*[7, 8],我們只好透過恨他,來拿回一點自己的權力。很多時候,在感情裡面的憤怒背後,其實是一種傷心,一種「我怕我不夠好,但我更怕如果我說出真實的感受,會讓你看見那個真正不好的我」的傷心、一種「如果你看到這樣的我,你就會離我而去」的傷心[9]。

3.缺乏回應性(Lack of responsiveness

 

崇拜是一回事,但愛和回應是另一回事。妳對他的崇拜,並不代表妳不需要愛。當初他表現得那樣霸道,但妳並不會覺得被剝奪,其實是因為當妳有需求的時候,他還能夠回應[10];當妳感到寂寞孤單的時候,他仍然會在妳身邊;當妳有些難過,可是說了他聽不太懂的時候,他仍然會陪著、盡量試著去了解,但隨著交往時間越來越長,這些關係裡面的回應卻越來越少。

真正傷害妳的,並不是崇拜本身

 

所以,真正傷害妳的不是崇拜本身,而是當他只顧著過他的生活,而沒有應妳的需求,這樣的疏離就遠成了一種冷漠。

 

在感情裡面,我們自始至終愛上的都是同一個人。當妳說「他變了」的時候,並不完全是因為妳無法再崇拜他的好,而是妳們漸漸變得沒有辦法看見、回應彼此的需要。說出脆弱總是冒險的,因為長久的委屈,妳變得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信任他,但總要有一個人先開始。

 

海苔熊

 

*註解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篇的人可以參考這篇蔡孟岳醫師的《憂鬱的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

延伸閱讀

1.         長尾剛, 圖解榮格心理學. 2008, 台灣: 易博士.

2.         Rusbult, C.E., et al., “The Part of Me That You Bring Out”: Ideal Similarity and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9. 96(1): p. 61-82.

3.         許皓宜, 如果,愛能不寂寞. 2015, 台灣: 三采.

4.         Zeifman, D. and C. Hazan, Attachment: The bond in pair-bonds, in 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 J.A.S.D.T. Kenrick, Editor. 1997, Erlbaum: Mahwah, NJ. p. pp. 237-263.

5.         Hazan, C. and P. Shaver,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3): p. 511-524.

6.         Lemay, E.P. and M.S. Clark, “Walking on Eggshells”: How expressing relationship insecurities perpetuates th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95(2): p. 420-441.

7.         Klein,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1935. 16: p. 145.

8.         蔡昇邑, 以客體關係理論角度探討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中之母子關係. 諮商與輔導, 2015(352): p. 7-11.

9.         Johnson, S., Hold Me TightSeven Conversations for Lifetime of Love. 2009, 台北: 張老師文化.

10.       Reis, H.T., M.S. Clark, and J.G. Holmes,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as an organizing construct in the study of intimacy and closeness, in Handbook of closeness and intimacy, D.J. Mashek and A.P. Aron, Editors. 2004, Erlbaum: Mahwah, NJ. p. 201-225.

 

 >>看更多本周HOT ISSUE仰望的愛情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