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為什麼他臉書不放和我的合照?

為什麼他臉書不放和我的合照?

「北鼻,你把照片傳上去了沒?」女人說。

「幹嘛傳?這麼小的事情,只是喝杯冬瓜茶而已阿。」男人說

「傳嘛!這樣我就可以去按愛心。」

「不要,好蠢喔,連這也要昭告天下?」

「對,反正跟我出來都不重要啦!老實說,你是不是怕誰看到、做賊心虛?」女人覺得生氣,男人覺得無力,心想:「媽呀,又來了!」

 

      你也有過類似的劇情嗎?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不斷重演呢?你有沒有想過,對方真正要的究竟是什麼?

 

網路晒恩愛

 

「今天來河堤溜狗,@傻寶說我的裙子很美(大心)!」

「下次蟑螂再來,我就叫 @傻寶 把你們都打扁!」

 

在臉書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吃飯、睡醒、出去玩都要自拍,重點是每次都是一號表情加上同樣的臉(嘟嘴斜照45度),也有一些人是動不動就要在塗鴉牆用文字、事件、照片(甚至在回文中)「晒恩愛」,好像擔心不晒伴侶就會被搶走一樣!其實,這些「刷存在感」的行為都是為了提昇「關係可見度」(relationship visibility)(Emery, Muise, Dix, & Le, 2014) ,希望讓人看見「他是我的」,但是,這樣真的沒問題嗎?放了閃、刷了存在感,就真的會幸福嗎?

 

其實,大約有25%的人會把臉書大頭貼換成他和伴侶的合照,但研究發現他們整體來說並沒有更幸福(Saslow, Muise, Impett, & Dubin, 2013),而是他們幸福的時候才會放(吵架的時候又換掉了)。

 

放閃照的三種掙扎

 

而文首的例子,可能是「焦慮+逃避」依戀的組合(Emery et al., 2014; Oldmeadow, Quinn, & Kowert, 2013)。對於安全感高的人來說,對方有沒有放可能都沒有太大差別,不會去執著一定要抓住對方,也不會因為對方放了照片就覺得「別人知道太多了」,不過,如你是缺乏安全感的人,事情可能就沒有那麼單純了……

 

1. 焦慮依戀者:怕對方不見、怕對方消失、怕對方有一天會被別人搶走,對自己沒什麼自信,因為覺得自己可能是不值得被愛的,所以需要一直和對方再確認(Reassurance)「自己的地位」,他們晒恩愛其實是一種「哨兵系統」的運作──這是我家的男人/我的女人,你們別想搶走!同時,也因為他們對於自己「好」的形象,常常需要建立在伴侶身上,於是臉書充滿「討拍照」或「放閃照」,因為他們需要獲得別人的讚美,或「偕同伴侶一起出現」,才能感覺到自己是「好」的。

 

2. 逃避依戀:不喜歡太親密、不想要別人知道太多有關自己的事情,也因為比較有自信(相對於焦慮的伴侶來說),所以就算塗鴉牆上只放自己的照片、風景、分享自己在做的工作,他也覺得OK,因為他不需要仰賴別人,才「知道」自己的好。不過,他們可能會「抗拒」晒恩愛(畢竟,這樣等於要跟大家講自己的「隱私」)。那麼,他真的是因為「心裡有鬼」所以才不願意放你跟他的照片嗎?事實上,DeWall 等人(2011)的研究的確發現逃避依戀者劈腿傾向較高(但並不代表他們「一定」會劈腿),但這並沒有辦法說明「他不放照片就是因為怕小三看到」。更何況,有些小三其實是知道你的存在的,他也沒有必要躲藏。

 

3. 矛盾依戀:上述兩種的混合型,沒有典型的理論/研究去預測他們會怎麼處理合照,不過一種可能是,他們可能心情好的時候會想放,心情不好的時候不想讓別人知道。或者,他們會拍好之後傳給伴侶,希望伴侶上傳(滿足焦慮的部份),但若要他們傳到自己的臉書、或是伴侶想標記他們的時候,他們又拒絕(滿足逃避的部份)──有沒有很糾結?因為在他們的心裡,自己是不好的,別人是不可信任的,怎麼做都可能是不對的,所以一方面想要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另一方面又渴望這段感情是被肯定的。

 

我想放,他不想,怎麼辦?

 

         吵架真正吵的從來都不是「表面上」的事情,所有爭執的背後,都牽涉到很深的內在需求(Markman, Stanley, & Blumberg, 2004),以焦逃配來說,是「被愛」與「信任」的拉扯。其中一種因應方式是,焦慮者(因為他們通常是想改變的一方)可以嘗試和逃避者(通常是覺得「現在這樣很好阿」的一方)討論,為什麼放照片對自己來說這麼重要?有沒有可以替代的方式,讓自己也能同樣也覺得被愛?例如,如果逃避者不想讓太多人知道自己的感情,可以討論出一個「自訂名單」,只分享給固定的某一群人(例如兩人的共同朋友、或重要的朋友)。

 

在一起是兩個人的事,我們常常希望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但同時也要有所犧牲和協調,這個過程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但如果能討論出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點,這樣的好的經驗將有助於因應日後的摩擦──因為結婚後,需求的衝突只會更多,你就會發現照片什麼的,根本只是小事。

 

海苔熊

 

延伸閱讀

DeWall, C. Nathan, Lambert, Nathaniel M., Slotter, Erica B., Pond, Richard S., Deckman, Timothy, Finkel, Eli J., . . . Fincham, Frank D. (2011). So far away from one’s partner, yet so close to romantic alternatives: Avoidant attachment, interest in alternatives, and infide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6), 1302-1316. doi: 10.1037/a0025497

Emery, Lydia F, Muise, Amy, Dix, Emily L, & Le, Benjamin. (2014). Can you tell that I’m in a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and relationship visibility on Facebook.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0146167214549944.

Markman, H.J., Stanley, S.M., & Blumberg, S.L. (2004). 捍衛婚姻,從溝通開始 (馬永年 & 梁婉華, Trans.). Taiwan: 財團法人愛家文化.

Oldmeadow, Julian A, Quinn, Sally, & Kowert, Rachel. (2013). Attachment style, social skills, and Facebook use amongst adul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3), 1142-1149.

Saslow, Laura R, Muise, Amy, Impett, Emily A, & Dubin, Matt. (2013). Can you see how happy we are? Facebook image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4(4), 411-418.

 

 

 

 

 

>>看更多本周HOT ISSUE刷存在感的那些小事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