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妳的愛情,並沒有那麼不幸

妳的愛情,並沒有那麼不幸

「其實我更多的是不甘心,好像從小的時候開始戀愛就離我很遙遠。我記得大一迎新宿營的時候我還特別打扮,想說看看有沒有機會認識某個帥哥學長,結果根本就是白費心機⋯⋯和我同一所高中畢業的Jan光是在遊覽車上就有2個學長說要跟她一起坐⋯⋯而我一直到畢業了,還沒有任何人追過⋯⋯」

 

朋友都說她一臉衰樣,又常常在幻想,難怪會沒有男人想要接近他,可是她長得也不差,工作也很努力,就算沒有90分也有85分,為什麼感情上面總是不順利?

 

為什麼有的人天生就能愛自己

 

戀愛與感情的文章常常把「愛自己」掛在嘴邊,可是這其實是最遠也最近的距離,很多人都知道要先愛自己才會有別人愛,但就是沒有辦法好好的對自己有自信,為什麼會這樣?

 

說穿了,「愛自己」三個字就是心理學上面的自信或是自尊(self-esteem),代表妳對自己的正向看法、覺得自己是不是一個值得被愛、有價值的人。那麼,我們的自尊從哪裡來呢?又為什麼有些人天生就是可以很有自信,不需要一天到晚告訴自己說要愛自己?

 

其實,根據社會計量理論(sociometer Theory),我們的自尊有一部分是建立於別人的接納或者是拒絕上面。心理學家Julie Martin的一項研究收集了114位大一女生在期初參加聯誼會甄選(有點像是我們選社團)前後的感受,由於是很高壓力的甄選,所有的人在活動後的感受都不佳,但被拒絕的人比被接受入會的人有更多的憂鬱症狀語負面結果,效果甚至可以持續達三個月。

 

妳可以想像我們心裡面有一個監視器,常常需要反映出「我是夠好的人嗎?」、「我沒有做錯呢?」、「我是不是被大家接受呢?」(Leary、Tambor、Terdal與Downs,1995)。當妳找到一個知心的朋友、進入了一群臭味相投的圈子,妳就會覺得自己是好的,相反地,如果妳總是被拒絕,妳當然很難對自己有自信——如果妳是這樣想,那就錯了。

 

並不是每一個人被拒絕之後,都會感覺到「自己不好」,有些時候他們只會跟自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自我防衛,然後另外去找屬於自己的天地,而不會覺得自己很糟糕。實際上,Blackhart等人(2009)一個後設分析調查了192個研究,並沒有發現很明顯的「拒絕會損害自尊」的效果——畢竟,還有一種可能是,對自己比較沒有自信的人,其實也比較容易被拒絕。

 

那為什麼有些人覺得自己不好,有些人會覺得是別人不好呢?我的看法是,可能和妳的情感人格有關。

 

內求型人格和外求型人格

 

《假性孤兒》作者Lindsay C. Gibson(2016)在書中區分兩種不同的人格:

 

1.情感外求型:出狀況的時候容易把錯誤歸咎於其他人環境,事情總是先做了再說,活在當下,有時候不會想到別人,也不會想到後果。

 

2.情感內求型:未雨綢繆,遇到事情的時候會反求諸己,承擔責任,總是先想到別人的需求、試著幫其他人解決問題。

 

當然,他也提到並不能夠這麼截然的二分,每個人的個性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這兩種特質,只是大部分的人會比較偏某一邊;這兩種人也沒有哪一種比較好,也有可能兩種人都是對自己沒有自信的,只是表現出來的方式不同而已。

 

不過,這樣的區分有助於我們看見一件事情:如果妳總是覺得,別人在感情上面比較好命,自己好像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改變戀愛運,那麼妳會覺得是自己不好(內求),還是別人的命太好(外求)?

 

不幸的公主:鬆開自己

 

        如果妳覺得自己很不幸,該怎麼辦?Kast(2004)提到一個《不幸的公主》的故事,公主她命運多舛,遇人不淑,最後為了「換掉」自己的衰運,不惜忍受被穿著破爛、骯髒的女神莫伊拉屈辱、被用石頭砸。那個惡毒的莫伊拉,其實就是公主內在負面、憎恨的一部分的自己,當她嘗試和莫伊拉和好、安撫並照顧那個同樣也很受傷的莫伊拉的時候,她的命運就開始轉動了。

 

換句話說,公主最後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其實是因為找到了另一部分比較柔軟的自己。

 

妳也一樣。妳的堅強、固執、勇敢與倔強是支撐妳活到今天的力量,但或許也阻擋了妳的戀愛運,讓妳總是隱約地覺得不幸。當妳願意柔軟地照顧自己、照顧身邊的人,嘗試先從一些小事開始鬆開某些「非這樣不可」的堅持,或許妳也可以慢慢轉動,另一段不一樣的命運。

 

海苔熊

 

延伸閱讀

Blackhart, G. C.、Knowles, M. L.、Nelson, B. C.、Baumeister, R. F. (2009)。 Rejection elicits emotional reactions but neither causes immediate distress nor lowers self-esteem: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192 studies on social exclus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Gibson, L. C.(2016)。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台灣:小樹文化 。

Kast, V.(2004)。童話治療(林敏雅譯)。台灣:麥田。

Leary, M. R.、Tambor, E. S.、Terdal, S. K.、Downs, D. L. (1995)。 Self-esteem as an interpersonal monitor: The sociometer hypothesi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3),頁 518。

 

>>看更多本周HOT ISSUE戀愛好命女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