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不追問的勇氣:不是每個沉默,都需要出口

不追問的勇氣:不是每個沉默,都需要出口

「你怎麼了?有什麼事可以跟我說啊……,悶在心裡面多難受!」妳看他心情很差的樣子,想要分擔一點他的煩惱,可是妳越問,他越是不說。

「沒什麼啦,吃飯吧。」冷漠像是一巴掌打來,妳覺得好心被雷劈,為什麼你那麼努力經營感情,他卻總不領情?

 

其實,有些時候我們要試著接受對方「不願意被安慰」或者是「還沒有準備好被安慰」的情形。在這種狀況下,如果妳「強制要安慰他」,就和強暴沒什麼兩樣,他會不斷抵抗,還會搞得兩敗俱傷。

 

而且很弔詭的是,有些時候如果妳願意讓他有一些「不說」的空間,只是靜靜地陪他身邊,一段時間之後,他反而就「其實阿……」願意自己說出一些故事了。人嘛,總是喜歡做對,所以當妳順著他的狀況,他就會覺得妳跟他是一國的。

 

陪伴的三個秘訣

 

當他開始願意談起自己的故事時,妳可以利用下面這三個方式來陪伴他。

 

1.用「什麼」取代「為什麼」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一個人難過的時候,如果問「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為什麼你不早一點跟他說?」等等句子,他可能會越聽越難過,因為這些「為什麼」(why)會讓他一直去反芻(rumination)那個難過的事情發生的原因。相反地,如果妳問他「當時發生了什麼?」、「他這樣說的時候,你的感覺是什麼?」,這些「什麼」(what)的句子,則可以讓他回到當初的情景、甚至回到當下,而不會被情緒給困住。

 

不過,有2個狀況例外,一種是事情已經過了一段時間、有一點時空距離,他可以比較客觀來看這件事情的時候[1, 2],問為什麼反而有助於他去釐清來龍去脈;另外一種是,他原先就喜歡理性的討論,而且他本來就不容易陷入情緒當中,那麼這個「為什麼」的討論也會有幫助。

 

 

2.用「我」或「我們」取代「你」

 

研究發現,伴侶的對話當中使用更多的「我們」,表示他們願意和對方連結在一起,他們的關係也會比較好[3-6];而當一個人用比較多的「我」的時候,有些時候就是在表達自己的一些情緒和感受,甚至是脆弱的部分,而當妳願意表達自己的脆弱,對方通常也會願意說出他的一些感受,2人也會更加緊密。不過,那些「你」開頭的句子,大多是責罵、怪罪、批評等等[7, 8],所以在安慰對方的時候盡量避免使用。不過,說這些並不是要妳在陪伴他的時候每一個字都很小心翼翼的謹慎不要說錯,只是做一個重要的提醒:陪伴最重要的是連結與表達情緒,不是責怪與給建議[9]。只要妳懷抱著這樣的「中心德目」來陪伴他,自然而然就會說出符合上面規則的話。

 

3.用「他需要的」取代「妳想給的」

 

有些時候,他只是需要靜一靜、好好吃頓飯、甚至是妳幫她完成一部分的工作,不是上面這些什麼聆聽、安慰、同理情緒等等——儘管妳很想要給他。

 

就像文章一開頭的例子,當對方不想討論的時候,不斷地逼問反而會給他更多的壓力,一方面要面對自己的問題,另外一方面又要面對不告訴妳的罪惡感。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區分是,當妳試圖要用某種方式來安慰、陪伴他的時候,妳可以想一想妳所做的這件事情,究竟是的需要,還是他的需要?妳甚至可以直接的問他「妳希望我可以怎麼幫忙妳?」或者「我現在可以做點什麼?」,用他所習慣的方式來陪伴他。

 

而當妳一直不斷想要再問點什麼的時候,請先讓自己停下來問自己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現在這個不斷追問的自己,究竟是真正在幫她的忙,還是只是想要化解自己內心的焦慮?或者,是不是有某一種不安,正在默默的操控兩人之間的關係?

 

尊重每一個人的步調

 

回到一開始的故事,我一直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情緒起伏的曲線。那些他還不想說、還沒準備好要說、或者還沒有打算跟妳說的事情,如果能夠給予一個「允許不說」的空間,那麼這樣的一種寬廣,反而能夠讓他感覺到妳的體貼,也能讓兩個人的關係可以更靠近一點。

 

 

延伸閱讀

1.         Kross, E. and O. Ayduk, Making meaning out of negative experiences by self-distanc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20(3): p. 187-191.

2.         Kross, E., O. Ayduk, and W. Mischel, When asking “why” does not hurt – Distinguishing rumination from reflective processing of negative emo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16(9): p. 709-715.

3.         Gardner, W.L., S. Gabriel, and A.Y. Lee, “I” Value Freedom, but “We” Value Relationships: Self-Construal Priming Mirror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Judg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9. 10(4): p. 321-326.

4.         Gottman, J.M. and R.W. Levenson, What predicts change in marital interaction over time? A study of alternative models. Family Process, 1999. 38(2): p. 143-158.

5.         Karremans, J.C. and P.A.M. Van Lange, The role of forgiveness in shifting from “Me” to “We”. Self and Identity, 2008. 7(1): p. 75-88.

6.         Gardner, W.L., S. Gabriel, and L. Hochschild, When you and I are “we,” you are not threatening: The role of self-expansion in soci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2): p. 239-251.

7.         Simmons, R.A., D.L. Chambless, and P.C. Gordon, How do hostile and emotionally overinvolved relatives view relationships?: What relatives’ pronoun use tells us. Family Process, 2008. 47(3): p. 405-419.

8.         Slatcher, R.B. and J.W. Pennebaker,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words: The social effects of expressive writ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7(8): p. 660-664.

9.         Walker, V., 安慰的藝術. 2014, 台灣: 商周出版

 

海苔熊

 

 

>>看更多本周HOT ISSUE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