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為何總是我比較在乎:如何脫離「他不想談」的僵局?

為何總是我比較在乎:如何脫離「他不想談」的僵局?

圖/Shutterstock

 

 

 

「我想跟他談但他不想跟我談啊!」

在感情當中付出比較多的那個人經常面臨這種窘境:你想好好跟他討論目前的狀況,可是他現在就是不想跟你討論,你希望兩個人的關係可以變得更好,所以看了很多的書、參加很多講座、看了很多的文章,希望兩個人關係可以改善,可是他卻不一起參加,根本就不相信這套,該怎麼辦?

老實說,嘴巴和腳長在她身上,你大概沒有辦法強迫他和你一起「面的問題」,不過這篇文章告訴你,當你的心中產生這種:「為什麼都是之後我在努力」、「為什麼他都不願意跟我談」的時候,你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

浪潮和孤島型的伴侶

其實,那種「我想跟他談但他不想跟我談啊!」的確很可能是你們兩個目前需要的事情,但有可能他只是你內心焦慮和不安的一種顯現方式──對你來說,兩人之間有衝突擔心害怕恐懼或者是沒說清楚的事情,都會讓你有更多的不確定感,讓你消緩這個不確定感減輕焦慮的方法就是「好好把事情說開來」[1]──對他來說,雖然這個情況也會讓他有不確定的感覺,也會有擔心和不安,可是讓他消緩不安的方式並不是攤開來談,而是暫時先躲起來,眼不見為淨最安全。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Stan Tatkin[2]曾經分類戀愛中的人為下面幾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定錨型(類似安全依戀)、浪潮型(類似焦慮依戀)與孤島型(類似逃避依戀)。第一種人經常過好日子我們就暫時不討論了,我們來看後面兩種人的組合(修改整理自此書p.117與p.125):

 

浪潮型

1. 我很會照顧別人,但是對自己的照顧反而沒有那麼在意跟用心。

2. 我經常感覺自己彷彿是那個不斷付出跟奉獻的人,卻一直得不到任何回報。

3. 和別人談話和互動會讓我覺得有成長和收穫

4. 如果有人讓我覺得心煩,那我需要坐下來和他談談溝通,好讓我可以平靜下來

5. 我覺得我的感情總是疲於奔命,我經常害怕對方會把我拋下來

 

孤島型

1. 我知道如何把自己照顧好,凡事喜歡靠自己獨力完成

2. 我習慣我在屬於我自己的空間當中令我身心平安自在滿足

3. 如果有些事情讓我心煩意亂,只有獨處才能讓我平靜下來

4. 我常感覺我的伴侶要我做出一些我無力付出的事情

5. 旁邊沒有人的時候,是我最感到輕鬆自在的空間和時間

在上面這個表格當中,值得注意的是浪潮型的第四點和孤島形的第三點,發現了嗎?如果你是偏焦慮的那個人(浪潮型) ,當你覺得心煩意亂不安的時候,你習慣的因應方法是和讓你心煩的那個人好好討論;但如果你愛的那個人剛好是孤島型(偏向逃避的一方),那麼奇怪的方式是靠獨處才能平靜而不是和你討論。兩個人的需求不一樣,無怪乎會產生「我想要好好解決問題但是你不想」的錯覺──對他來說,逃避就是一種解決。 

 

 

兩種人的地雷

「其實當下我也想跟他討論,可是按照以前的經驗,我覺得每一次開始討論最後都變成吵架,而且他都會怪我,我幹嘛沒事討罵?」有一次一對伴侶一起來找我談(你可以想像「浪潮」的那一個花了多少心力才把「孤島」那個拖來),孤島沉默了很久終於說。我先是鼓勵「孤島」願意跟我們分享他的感覺,接著我們去看到底每一次兩人在「討論」的時候發生了什麼?結果發現,原來「浪潮」說話的語氣和表情,會讓「孤島」有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踩到了他的地雷。注意,這裡並不代表「浪潮」說話的方式不對,只是他用某種方式說話之後,「孤島」感覺到被逼迫,這種「被逼迫的感覺」可能是來自於過往的經驗,「浪潮」只是觸發「孤島」的按鈕而已。

 

那我們該如何避開這種地雷呢?其實Stan Tatkin在書裡面提到了兩種人可能會有的地雷,如果你真的在意彼此的感覺,應該先了解兩個人恐懼和容易爆炸的事情是什麼(下表引自[2]p.137):

 

兩種人的地雷

 

浪潮型

●害怕被伴侶拋棄

●害怕與伴侶分離

●獨處太久會感覺不舒服、不自在

●感覺自己是別人的累贅跟負擔

 

孤島型

●感覺到自己被侵擾

●感覺被困住或者是失控

●害怕太親密的關係

●害怕被責怪

 

 

你需要的不是討論,而是冒險

其實最好的情況,就是兩個人一起合作,互相都知道彼此的地雷是什麼,也能夠體諒對方的地雷。例如,當「孤島」知道「浪潮」很害怕被拋棄,可能一個小小的拒絕訊息(不要穿那件衣服啦,很難看),對他來講都是一種拋棄,他可以比較仔細地觀察對方的表情,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我們要知道的是,當「孤島」選擇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其實是冒著「自己被侵擾」 或者「被責怪」的風險。當他願意冒這個險來體諒「浪潮」,兩個人的關係也會更親近一點。

 

如果兩個人都困在自己的地雷裡面,那麼大概永遠都要爭執著同樣的問題。所以,勢必要有一個人先「冒險」,當其中一個人願意冒險,另外一個人就有機會做出相對的回應。如果你是「浪潮」,那麼嘗試在兩個人有所爭執的時候,做自己所不習慣的事情(可是卻是對方能夠感覺得安穩的事情) :試著獨處先不要討論,讓他有平靜的空間,這是他可以感覺到安穩的方法。當然,這並不是長久之計,你可以試著在平常沒有爭執的時候(記得,時間的選擇很重要)看對方分享這兩個表格,並討論出來兩個人在面臨衝突的時候希望可以一起維繫這個關係的方法。

 

就像作者Stan Tatkin所說的,經營關係就像是圍一個圈圈,兩個人都在圈圈裏面,保有自己的自主又能夠互相依賴,練習用「我們」來思考,而不是把兩個人當作戰場上的敵人。

 

在一灘死水的關係裡面,我們經常需要冒險,不冒險,大概很難有所改變。這是我的心理師提醒我的:「小痛小改變,大痛大改變,不痛不改變。」改變並不是必定需要的事情,但如果你不為自己的生命賭一把,其實這個「不賭」本身也是一種賭──

賭這段不平衡又貧乏的關係,最終能不能繼續走下去。

 

當然,上面這個是兩人都有心經營的狀況。如果你清楚,在這段感情裡面兩人已經沒有所謂的「圈圈」,他愛得很淺,只剩下你的一廂情願,那麼就不是哪一種依戀類型的問題了──而是,你究竟要痛到哪個程度,才甘願放下。

 

海苔熊

 

延伸閱讀

[1]周慕姿(2018)。關係黑洞。台灣:商周出版。

[2]Tatkin, S.(2018)。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Wired for Love: How Understanding Your Partner’s Brain and Attachment Style Can Help You Defuse Conflict and Build a Secure Relationship)(童貴珊譯)。台灣:橡實文化 。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