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反彈效應:為什麼你不斷想起他的好?

反彈效應:為什麼你不斷想起他的好?

圖/Shutterstock

 

 

 

關於「放不下」的文章我已經寫過很多了,不過這篇文章要談一個有趣的現象──為什麼他明明對你那麼糟糕,但你卻不斷想起他的好?實際發的生情況可能有下面幾種:

 

●他劈腿以後,你選擇離開,可是當你再次和他在線上聊天,你的心臟還是蹦蹦跳,還是很在意他的生活 、Ig有沒有退你追蹤等等。

 

●他口口聲聲說這是「開放式關係」,但他可以跟別的女孩同時在一起,你卻不可以。你也知道他這種人越逼他他就會跑越遠,所以你選擇忍氣吞聲、選擇相信他,雖然這並不是你要的感情。

 

●他在生氣的時候會對你大聲斥吼,甚至把你推到地上,你告訴自己這應該只是一般的爭執,而並不是親密關係暴力,他對你好的時候,還是很好。

 

●他說他已經跟前女友沒有聯絡,但你很清楚他們還經常在偷偷聊訊息。有一次你終於受不了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你,沒想到他爆氣說你「管太多」!你很難過,因為你明明知道他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每次在準備要開口提分手的時候,你總會想起他的溫柔。

 

當然可能還會有其他種種不同的現象,不過上述這些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你知道在這段關係走到後來,好像已經受到非常多的傷害,可是你還是無法離開,那是因為每次想起這些疼痛 、想到可能要提分手,就會啟動你的依戀系統(attachment system)[1],這個系統會促使你想起一些正向美好的經驗,「以便」繼續維持兩個人的關係。

 

依戀系統

依戀系統指的是一系列的感覺想法和行為, 讓我們與依戀的對象繼續維繫關係。舉例來說 ,小時候當你跟母親分開,你可能會哇哇大哭,直到母親又回來,你才停止哭泣。你做這種抗議行為(protest behavior)的目的是為了引起母親注意、持續和母親建立連結,而且這個方法有用,於是你就學起來,以後媽媽只要不在你就會用哭泣來吸引她。

 

同樣的分離焦慮也產生在你的感情關係中,例如在機場要和伴侶分開[2]、從他的手機發現他和「有威脅」的對象傳訊息、對方的皮包出現了一張奇怪地點的發票等等,只要你開始意識到這段關係可能會崩解, 依戀系統的警鈴就會響起,你會用各種方式緊緊抓住對方,你所採用的種種方法,就是「成年版的抗議行為」。當然,上面的描述比較接近焦慮依戀的人會做的事情,不過不論是哪一種依戀風格的人,只要意識到這段關係有所威脅,心情就會受到影響、波動。這就是依戀系統的運作。

 

好的,在你對依戀系統有一些了解之後,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他明明對你那麼糟糕,你還會不斷想起他的好? 這就要講到一個老鼠實驗了 。

 

研究母子依戀關係的Myron Hofer曾把年幼的老鼠和母鼠分開,結果發現幼鼠身上出現了許多不適應的生理症狀,研究人員透過撫摸、用刷子梳理毛、加熱電毯等等方式來安撫牠, 但不論怎麼做都只能減輕一部分的生理症狀,只有在做出一件事情的時候,幼鼠身上的所有症狀會一次全部消失──讓牠回去跟鼠媽媽團聚[3]。

 

反彈效應:只有他能夠一次緩解你所有的焦慮

 

這就是為什麼,你試過各種方法還是想要回去找他。想像一下你和他兩個人之間綁著一條橡皮筋,當有某種力量把你跟他拉開,到了一個極限你就會反彈回去。

 

所以,在關係已經瀕臨絕望的時刻 ,你仍然會想起他的好、仍然會去看他的社群動態、甚至他已經說清楚只把你當炮友,但你也沒關係,畢竟只要能夠有所連結,就能夠一次減緩內心所有的焦慮;只要想到他的臉龐、想起過去的好,內在的某一塊就會受到安撫,這就是江湖上盛傳的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你很痛苦,但你知道只要接觸跟他有關的東西就能夠減輕痛苦,所以你可能會做下面這樣的事情:

 

 

●像是中毒一般不斷去刷他的動態、觀察他的上線時間

●時不時就想起以前的事情,覺得難過,但同時又嚮往過去的美好回憶[4]

●持續跟他(或者是備胎、替代他的對象)發生關係,儘管你知道這是一種飲鴆止渴[5][6]

 

練習分離:告訴自己痛苦終究會過去

 

 

那該怎麼辦呢?老實說沒有什麼捷徑,真的要說的話Levine, Amir 與Heller, Rachel在書中提到了九個方法[1],從自我反省到好友提醒都有(這感覺說跟沒說一樣)。其中一個方法我覺得倒是蠻有用的,就是找能讓你感覺到安全感和連結的人與地方,讓他們陪你來度過這難熬的時刻,並且告訴自己,這樣反覆和矛盾的感覺是很正常的,允許自己繼續想起他,給自己一點時間。

 

對我來說,練習分離是一輩子的課題。分開本來就不容易,可是痛苦終究會過去。當你想要飲鴆止渴時,其中有幾次,給自己一點點忍耐,減少一點點連結,逐漸斷開依戀,或許你就能比較少想到他的好,比較常想起自己的重要。

 

海苔熊

 

延伸閱讀

[1]Levine, A., & Heller, R. (2012). Attached: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and keep-love: Penguin.

[2]Fraley, R. C., & Shaver, P. R. (1998). Airport separations: A naturalistic study of adult attachment dynamics in separating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5), 1198-1212.

[3]Hofer, M. A. (2006). Psychobiological roots of early attachmen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2), 84-88.

[4]再見,初戀的側臉:你會保留舊情人的照片嗎?

[5]Spielmann, S. S., MacDonald, G., & Wilson, A. E. (2009). On the Rebound: Focusing on Someone New Helps Anxiously Attached Individuals Let Go of Ex-Partn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10), 1382-1394. doi: 10.1177/0146167209341580

[6]Wolfinger, N. H. (2007). Does the rebound effect exist? Time to remarriage and subsequent union stability. 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46(3-4), 9-20.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