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為自己而活,就不怕別人走:認回自己的4條路

為自己而活,就不怕別人走:認回自己的4條路

圖/Shutterstock

 

 

 

媽呀虧我想得出這麼雞湯的標題!

很多書都跟你說要做自己,但當你愛上一個人,怎麼可能不在意他的一舉一動?如果呈現出真正的自己,對方真的會喜歡嗎?

 

漸進式地脫下面具

 

我們不敢做真正的自己,戴上面具讓我們暫時覺得安全,討好對方讓我們有愛的感覺,一顆心掛在他身上,因為他的喜怒哀樂、因為他有沒有回訊息而起伏跌宕,就能滿足我們在愛裡的幻想——儘管你知道,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那該怎麼辦呢?

 

「海苔熊,你說過很多次『呈現脆弱的自己可以拉近關係』[1],所以應該要把自己都脫光光,讓對方一覽無遺嗎?」某次一個朋友在講座之後留下來問我。

並不是的,因為在你還沒有了解對方的時候,就隨便把面具脫下來會造成兩個悲慘的結果:

 

●對方會覺得太快了:當你在即時訊息上面的自我揭露(self disclosure)的程度和兩人之間的信任感不成比例的時候(翻譯年糕:剛認識不久就把你的各種好的壞的黑暗面都告訴對方),的確一開始可能會讓這段關係升溫得很快,但也很快會面臨問題,因為對方可能會懷疑那兩人之間的感情是不是「真的」(尤其是線上的對話)[2],畢竟缺乏長久的互動作為信任基礎,有點像是在空中蓋花園一樣。

 

●你可能會受傷:當你講出自己的心事,對方不一定能夠接住你,所以可能要先從比較淺的事情開始講起,評估對方是否有能夠回應你的能力。他能夠理解你的感受[3],而且你也能夠感覺到他用心的回應[4],兩個人的關係會更近。

 

你可以在自己心裡面放一把尺。打開兩個人的聊天視窗,滑到一開始認識的時候,聊天的頻率、是誰講發話比較多、是誰一次說比較多的話,如果你很明顯感到不對等的狀況(比方說都是你在開啟話題、都是你傳一大堆訊息),可能就要先暫停目前你一直在做的事情。當兩個人自我揭露的程度趨於一致,講比較少的那個人才不會有壓力,將比較多的那個人也才不會有那種「好像我比較在意你」的感受。

 

 

認回自己的4條路

 

你一定聽一些人說過,如果你在對方面前沒有表現出真正的自己,就算兩人真的在一起了,終究有一天,他也會揭穿你的假面具。那到底怎麼樣才算「真正的自己」呢?

 

現在腦袋裡面想像那個你在意的人,然後感覺一下每一次你和他相處的狀況,是否符合下面的描述[5]:

 

1.覺察(awareness)意識到他的動機、感受、慾望,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弱點。

 

2.不偏知覺(unbiased processing)不否認,扭曲,誇大,也不貶低自己知道的事情、壓抑內部經驗,而且最重要的,收到他訊息的時候不會鑽牛角尖往某個負面的地方想。

 

3.身心一致(behavior)依據自己的價值觀、偏好和需求行事。而不是為了取悅他、為了獲得什麼,或者避免懲罰。

 

4.關係素顏(relational orientation)讓他看到真實的你,無論好的壞的。

 

看完這四點你可能會說,媽呀這也太難了,最好戀愛的時候可以這樣啦!老實說真的不容易,所以我比較傾向把它當成是一個目標放在心裡面參考,但儘管如此這四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訊息——若你跟一個人在一起之後,都沒有辦法表現出上面這些,都還要多多嚐嚐、壓抑自己的感覺、甚至是想到一些很負面的東西,那麼是什麼讓你放不下、還要持續這段關係?

 

雖然說文章的標題是「為自己而活,就不怕別人走」,但如果你是一個暫時還沒有辦法喜歡自己的人,那麼先練習找到真誠的自己,在信任的人身邊,呈現真實的模樣,而當你能在生活之中呈現更多真實,真實的關係也會更靠近你。

 

海苔熊

 

延伸閱讀

[1]Martin S. Livingston Ph.D. (2004) Stay a Little Longer: Sustaining Empathy, Vulnerability, and Intimacy in Couple Therapy, Psychoanalytic Inquiry, 24:3, 438-452, DOI: 10.1080/07351692409349093

[2]Kim, Jinsuk & Dindia, Kathryn. (2011). Online self-disclosure: A review of research.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6-180.

[3]Anders, S., de Jong, R., Beck, C., Haynes, J.-D., & Ethofer, T. (2016). A neural link between affectiv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3(16), E2248-E2257.

[4]Reis, H. T., & Gable, S. L. (2015). Responsivenes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1, 67-71.

[5]Kernis, M., & Goldman, B. (2006). A Multi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Authenticity: Theory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 283-357. doi: 10.1016/s0065-2601(06)38006-9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