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為他著想之餘,不如學著任性

為他著想之餘,不如學著任性

圖/Shutterstock

 

 

愛情裡有很多千古明訓,「為對方著想」肯定是其一。

 

曾經我也以為,愛一個人,就要處處為對方著想。現在倒覺得,不必處處,只要「適時」為對方著想就好,而且,除了體貼,偶爾也要學著任性。

 

我跟先生剛開始交往時,兩人都恪守這個教條,立意良善,卻沒有帶來更好的效果,反而讓兩人很不自在。

 

他非常喜歡釣魚,也希望我能陪他去;雖然我討厭到戶外曬太陽,還是會勉為其難陪他去。

 

當然他也曉得,陪釣其實是一件很無聊又麻煩的事,廁所不好找、天氣熱、坐得不舒適、有蚊子,於是,他漸漸的不太主動要求我陪。

 

每到假日,他問我想要去哪?我心裡想的是去看電影,嘴上卻說:「可以陪你去釣魚啊。」

 

而他則會說:「我沒有特別想釣魚,你想做什麼?」

 

我知道,只要我一說去看電影,他就會放棄釣魚。於是我又口是心非的說,沒有特別想做什麼。

 

就在這歹戲拖棚的你來我往後,最終他沒去釣成魚,我沒看成電影,兩人白白浪費了一天假期。

 

浪費假期事小,比較嚴重的是,當時我總覺得隱隱約約感到不滿。不滿自己老是放棄逛書店、看電影,總是將對方的需求排在優先。

 

事實上,我先生也是如此。

 

現在想想,那時候真夠無聊,為什麼兩人都不老實點說出真心話呢?

有朋友聽了這一段永遠沒有共識的攻防戰後,苦笑著說:「你們都太為對方著想了,有時候還是要任性一點啊。」

 

「太為對方著想」,原來對感情並無益處嗎?當時我很困惑。

 

後來我才明白,「為對方著想」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當我們總是將對方擺在第一時,往往會選擇性忽略自己的需求。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聖人,不可能永遠因為對方快樂自己就能快樂,我們當然有自己想要的、想做的,卻被壓在「為對方著想」底下。

 

始終沒讓對方知道自己的需求,只是一味壓抑,原本自以為懂事,到後來竟成了對方不懂事,猜不出自己想什麼。

 

在幾次溝通之後,我與先生也調整了相處模式。當我真的想去看電影時,就直說「今天不想陪你釣魚,我要看電影。」。聽起來很任性,但意外的是,對方反而能接受這種方式,因為真正相愛的人,不會希望對方為了成全自己而感到委屈。

 

因為如此,我先生也理解到,哪些事情對我來說很重要,他便知道,該做哪些事可以讓我感到快樂;相對的,他也透過偶爾的任性,讓我更了解他。兩人相處起來,壓力減輕許多,因為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便更樂意滿足對方。

 

為他人著想,是一種美德,但做得過火,就是客套。與其要求彼此處處體貼,不如學著偶爾無傷大雅的任性,或許才是真正為他著想的方式。

 

陳默安粉絲專頁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