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女人要什麼,自己說——經營婚姻的四大能力

女人要什麼,自己說——經營婚姻的四大能力

圖/Shutterstock 文/沈美珍 

 

 

比起過去的那些經歷,在大陸生活的那八年所遭遇的婚姻困境,對我又是另一個極致的信心試煉。有時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真的不是生與死,而是始終無法在同一個頻率上振動的兩顆心。

 

當時造成我們之間衝突不斷的關鍵點就在於,「張大哥該不該出社會工作」的這件事情,我和張大哥的認知完全不同。現實的生存因素,加上大陸不能公開傳講信仰,我認為要轉換模式,成為使徒保羅般的一邊傳道、一邊織帳篷養活自己;但張大哥為了忠於起初上帝對他的是使徒彼得的呼召,「一次獻上,永不收回;離開世界,不再回到世界」。雖然有多次工作機會邀約,但是禱告之後,還是堅持以我的眷屬身份,默默地跟接觸的人群傳福音。

 

牧師成了家庭煮夫

 

姑且不談經濟問題,光是家庭角色分工的大逆轉,就夠引爆我們兩人之間的戰爭。比方說,當我拖著疲累的身子,晚上十點多回到家,心想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時,卻聽到孩子們的晚餐吃的是隨便買來的油膩外食或泡麵,當下我就整個人火了,跑去質問張大哥,他的回答是:「我就是不會做飯啊!我從小就沒進過廚房!」

 

「你不會煮飯,可以學啊!」我當然知道張大哥不會煮飯,但我不滿的是,現在都什麼時候了?我做了十多年全職家庭主婦的女人,為了到異地生活,還不是選擇披掛上陣重返職場。

 

「我都可以在這個非常時期自我調整了,你為什麼不行?」

 

那次爭吵之後,張大哥一度願意嘗試學習煮飯,但自從聽他說,他切菜切到想把自己的手剁掉,我才突然意識到,原來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他會不會煮飯,而是他能不能接受現階段的「家庭煮夫」身份。在那之後,我也漸漸注意到他內心難以調適的苦,苦在哪裡?苦在他是一個大男人的尊嚴。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當時住的員工宿舍,每天都會有人上門送水,剛去的前三年,上帝還沒有開太多傳福音的機會,他每天送孩子上學、送老婆上班後就只能悶在家,因此天天都被送水的人問說:「你怎麼還在家?」弄得他很難為情。

 

同樣基於大男人的尊嚴,有次我發現張大哥身上沒錢了,卻說什麼都不主動開口跟我拿,這也曾經讓我又好氣又好笑,心想「沒錢不會開口說一下就好了嗎?」但那時候的他就是沒有辦法,解決之道就是請他開一個戶頭,每個月我薪資入帳後,就轉帳進他的戶頭。

 

如此紛亂適應了三年多,終於,上帝開路了,張大哥開始牧養大陸的海外留學歸國學人與科技人。那是很早以前,上帝就啟示給我們的看見,只是不知道上帝的時間表是什麼時候。當上帝開路之後,他的服事就越來越有果效,一直到現在,我們和當年牧養的那些海歸朋友都還是非常要好的主內家人。

 

也因為福音事工逐漸開展,牧養的家庭越來越多,張大哥開始希望我這個「師母」能多花些時間牧養弟兄姊妹。我理解他的期待,但是因為職場上的忙碌工作,我清楚第一要務是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上要有美好的見證,加上三個孩子都在就學的需要,我要有好的績效,我堅持「平日工作、週六、日服事」的原則,讓他頗有微詞。

 

生活較為穩定以後,開始有很多台灣的弟兄姊妹和家人到上海,一方面探望我們一方面旅遊。張大哥向來就很有為眾人之父的情懷,「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自然是親自做地陪,食宿也接待到無微不至。針對他的熱情好客,我沒有什麼意見,就跟當年欣賞他對人真誠無私的那一面,那是他很重要的特質之一。

 

我們成了負傷的治療者

 

然而過猶不及,我們兩人的價值觀向來一致,但對於事情的實踐方式和細節卻常意見相左。例如接待台灣弟兄姊妹的這件事,我雖有心付出,卻不甚認同張大哥以牧師情懷為出發的那種「全包式」的招待規格。對於從事輔導專業的我,認為應該給來者自由空間,一張地圖自主遊行、一把鑰匙自由進出。但是張大哥仍然堅持他的模式,畢竟他才有自由的時間做接待,我索性也就不參與意見了。

 

但是當接待的人數變多,家中金錢的調度時而出現緊張,自然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所需;還有,當時我們常利用周末,在上海和其他地區舉辦夫妻營會或青年營會,那一週,我認為應該用來備課的時間,張大哥卻因為去做地陪,人不見了,這帶給我很大的困擾和不滿。

 

平日要上一整天的班,我已經夠累了,晚上回家還得為了假日的營會獨自備課,心裡的委屈和怨懟可想而知。也因此經常一邊備課,一邊流淚向神哭訴:「上帝啊!我真的已經心力交瘁,不知道這婚姻要怎麼走下去,求祢來親自加添我力量和智慧……」

 

參加假日營會的弟兄姊妹都知道,我們夫妻真實地呈現什麼叫做「負傷的治療者」。意思就是說,當時我們倆就是在婚姻關係中的重傷者,但為了帶領夫妻營會的弟兄姊妹,其實優先需要到上帝面前去得醫治的人就是我們。

 

那些年辦的夫妻營特別有果效,可能也是因為我和張大哥赤裸裸地把我們正在面臨的夫妻衝突毫無隱藏地攤在大家面前。也承認經常有走不下去的時候,然而「在人不能,在神卻凡事都能」,當那些帶著無解的難題、認為婚姻已經走到絕境的夫妻們來到上帝的面前,在彼此認錯、彼此饒恕,有了上帝的眼光和高度去看事情的時候,奇蹟就發生了,一對對的夫妻關係被修復,不再一樣了。

 

上帝預備在大陸工作多年的成金聲弟兄,奉獻給我們二十多套精緻的歐式婚紗,當年夫妻營的全盛時期,每每以「再定一世情」為高潮。讓弟兄們再當一次新郎、姊妹們再披一次婚紗,年齡從最年輕的二十幾歲,到六十幾歲,透過集體婚禮來重拾起初的愛與重立誓約。特別在大陸,他們結婚的那個年代,哪有婚紗?許多姊妹們一穿上婚紗就開始落淚。所以,每次總是在許多閃爍的淚光中結束營會,結束時,姊妹們總是捨不得脫下婚紗,要求我們讓她們多拍些照片,看著她們,無論年紀多大,都特別美麗!

 

 

我和張大哥的婚姻,也就在一次次助人自助的營會過程中,得到繼續往前走的動力。

 

畢竟營會是短暫的,充電過後仍要回到真實的生活中,繼續努力操練在營會中分享的突破困境四大能力:認清狀態(請見77—78頁說明)、管理情緒、肯定價值、珍愛自己。

 

女人的一生有很多種角色的,在這些責任和壓力之下,我們忘了我們是「天父的寶貝女兒」的角色。如果我們能記憶起這個身份,充分運用「突破困境的四大能力」, 我們是可以掌握自己一生的幸福感的。(請見上頁圖示)

 

四大能力的操練

 

有一次,適逢工作上面臨年度稽核的高度壓力和身心疲憊,當下班前接到張大哥開心地告訴我,今晚有大陸老家的家人們要到家裡做客時,我心中一股無名火掛他電話,寧可在昏暗荒涼的小區附近閒晃,也不願回去面對那可能令自己抓狂的場面。

 

這也是我想跟遭遇類似處境的姊妹們分享的重點。在積極處理所謂的困境之前,必須先清楚自己的情緒負荷極限,若是發現到只要再一步就會引爆,那麼建議還是選擇暫時避開,等心情稍微平復了,才能騰出內在空間,去思考如何因應眼前看似無解的困境。

 

套用四大能力後,我當時的思考脈絡如下。

 

■認清狀態

這是我們倆婚姻以外的干擾因素,不是我們的感情出了問題,不要被問題蒙蔽, 更不可以想離婚。其次,來的家人是無辜的,而且是晚輩,並不知道我們的情況。必須認清的現況就是:婚姻不僅要繼續走下去,還要在處理好情緒後,真正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管理情緒

立即運用黃維仁博士「親密之旅」課程中的情緒調適五步驟,找一個安靜的空間,拿出五張紙,上頭分別寫著: (1)情境、(2)感覺、(3)當下的想法、(4)需求、(5)建設性的想法和作法。不斷地依序自問自答,一次沒有答案,就繼續循環問自己,直到情緒平靜下來,思緒釐清。以當時的衝突為例,我的情緒管理如下表:

 

 

 

■肯定價值

上述五個步驟,若是走了一圈後還是想不透,走了兩圈也沒結果,那就繼續多走幾圈,不停不停地繞,直到心情平靜並想出建設性的具體作法。

 

情緒的calm down(冷靜)很重要,只要情緒這一關沒過,就會持續落入自憐—因為他不愛我、不在乎我、不尊重我,所以我是沒有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當我們越是這樣想,情緒就越會往下掉,最後變成一種惡性循環。因此這時反而要逆向操作,告訴自己:「我是值得被愛的、我是值得被尊重的、我是值得……」方能帶出積極正向的因應策略。

 

■珍愛自己

緊接著前一個練習,既然對方不曉得怎麼尊重我,那我就主動提出兩個人都能接受的解決之道,藉此導向自己渴望的感覺,以及需求被滿足,自然就有被尊重、被愛的結果。這也是我在「珍愛自己」這一環想強調的操作重點,那就是「女人要什麼,自己說!」很多女人總是在等著男人讀懂心意,但實情如同黃維仁博士所說,由於女性左右大腦中的胼胝體比較粗,左右腦連結比較好,女人很能將感受到的事,立即轉化成語言,男性相對慢了許多,所以,要男人立刻體會妳的言外之意,別傻囉!

 

如今回想,靠著上帝的醫治和帶領,並願意不斷用心操練這四大能力,我才能順利挺過婚姻中的那場八年抗戰,即將邁向珍珠婚。這八年抗戰的點滴,是否有些情境與你心有戚戚焉?你也可以試試不一樣的作法!

 

 

本文出自《沒有經痛的人生》啟示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