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愛情裡,最重要的就這兩件事

愛情裡,最重要的就這兩件事

 

 

最近接連發生很多事情,那我開始回顧我這一段時間以來的人際關係和感情朋友等等,本來一直想不透,直到去按摩之後突然有一個領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能夠對自己的身體好一點,身體會告訴你一些你一直以來忽略的答案XD)。

 

關係裡面的兩個要點

 

我發現愛情裡面的兩個要點不外乎:

 

1.你愛不愛他?

2.你委不委屈?

 

就這麼簡單,如果你對他的愛可以cover你所承受的委屈,壓過你們之間的衝突和差異,願意替他犧牲一些事情,因為你知道那個愛大過於你付出的東西,整體上來說你在這段關係裡面是滿意的[1],儘管你們經常爭吵、諸多不合、但由於他能給你的從別人那裡無法獲得,所以你甘願為他做出這一切,因為在這樣的關係裡面,你可以看見快樂的自己。

 

相反地,如果你針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像這樣:「我愛他,但是⋯⋯」(一個肯定句後面接了「但是」或者是「只是」,往往表示否定的意思),那麼要不就你那個愛是有條件的,要不就代表其實你並沒有那麼愛他,只是因為基於過往的習慣或者是放不下,所以為了避免自己認知失調[2],才說這樣的話。想一想,在這段關係當中,大多的時候你是充滿不安、擔憂、痛苦、委屈,還是其實很多的時候你是快樂、自在、可以很安心的做你自己?

 

上面的這個「他」很好用,其實不只是指涉伴侶關係。可以是伴侶朋友、可以是一段工作關係、同事和夥伴、可以是你的家庭和課業,也可以是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兩個閉上眼睛的練習

 

讓我們來看看前面這兩點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心理學上,「愛」可以預測關係滿意度,也就是說如果你越愛對方,你就越滿意這種關係,你可能聽過很多文章說過它包含親密、激情、跟承諾[3],可是你知道嗎,有件事情比這一切更重要——就是前面所說的,閉上眼睛想一想,你喜不喜歡和他在一起的時候的你自己?那個時候的你,是充滿歡樂、有創造力、自在安全而且不需要擔心的,還是經常疑神疑鬼,怕東怕西,甚至想起他就是一種壓力?

 

接著,「委屈」這件事情意味著「在這段關係裡面,你是不是犧牲了某一部分的自己?而且這個犧牲並不是你自己想要的」。研究顯示,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大概會在這樣的關係裡面經歷許多憂鬱的負面情緒[4]。但比起前面這些,還有一個其實捫心自問很容易就可以了解的東西──就是你可以閉上眼睛問問自己( 又來了,這篇文章很愛讓你閉眼睛,有沒有覺得不用吃葉黃素眼睛也很好XD):你跟他在一起的這段時間,你最近是變得越來越喜歡自己、呈現出更多不同的自我面向(Self-expansion),還是變得越來越討厭自己、自己的力量和聲音越來越小了[5]如果是好的改變,又是否能「自己來」,或從其他關係或活動中取代[6]?

 

透過問自己上面這些問題,或許你就會發現,一直以來那個答案都很清晰,只是你一直缺乏勇氣做一些決定而已。

 

愛情,其實就是「在,意」兩個字

 

多年前我參加一個聚會,剛好聊到一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其中一個朋友A提到,她一直很在意他的伴侶,可是她的伴侶好像並沒有「回報」同等的在意,她覺得很不公平。另外一個朋友B回覆他一個非常有哲理的話,他說感情說穿了不過就是「在,意」兩個字而已。我一開始以為他講的是感化,還好他後來有解釋,他說,如果你要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值得繼續在一起,你只需要思考下面兩件事情:

 

●在這段關係裡,你覺得自「在」嗎?

●跟他在一起的這段時間,你有沒有覺得活得有「意」義

 

要達到第一件事情,也就是對方要能夠對你做到無條件正向的關懷,他能夠接納你的好與不好,接納你表現出真誠的自己(甚至接納你不表現出真誠的自己);而如果要達到第二件事情,就是米開朗基羅效應所說的[7],每天每天,你都能夠感覺到自己變成更好的人,你喜歡你們的相處和討論,既使是衝突和爭吵,你也發現了一些你沒有看見的缺點,而且那些修改,也的確讓你進步。

 

回首這篇文章,一共提了六個觀點(我果然是廢話王,說好的兩件事呢?),看起來有點不同又有些重疊,但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你有沒有面對你內心真誠的感覺。當別人問你說,你為什麼還想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其實你內心冒出的第一個聲音往往是最真實的,它可能代表你的恐懼、你的放不下、你在這段感情裡面最多的掙扎等等。如果你還無法做出決定也沒關係,你可以練習像是守住一個火焰一樣,好好的珍惜這個體會,因為有一天,它將會在你心中慢慢萌芽,在你需要的時候,為你說話。

 

海苔熊

 

 

延伸閱讀

[1]Hendrick, S. S. (1988). A generic measure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93-98.

[2]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Vol. 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

[4]Whitton, S. W., Stanley, S. M., & Markman, H. J. (2007). If I help my partner, will it hurt me? Perceptions of sacrific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6(1), 64-91.

[5]Mattingly, B. A., Lewandowski Jr, G. W., & McINTYRE, K. P. (2014). “You make me a better/worse person”: A two‐dimensional model of relationship self‐chang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1), 176-190.

[67]Mattingly, B. A., & Lewandowski, Jr, G. W. (2013). The power of one: Benefits of individual self-expansion.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8(1), 12-22.

[7]Drigotas, S. M., Rusbult, C. E., Wieselquist, J., & Whitton, S. W. (1999). Close partner as sculptor of the ideal self: Behavioral affirmation and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293.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