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無法忍受不確定感症候群:你的生命,是倚靠什麼在爬行?

無法忍受不確定感症候群:你的生命,是倚靠什麼在爬行?

前幾天督導跟我說了一段話,真的是當頭棒喝:「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個案大多都是不太能夠接受不確定的人?因為難以忍受模糊,所以總是要從日常生活中抓到一些讓他覺得安穩的東西,可是反覆的向外抓取,反而讓他們失去了自己?」

 

「對啊,好像我都會吸引這樣的人。」

「或者說,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他說,一箭穿心,這也太直接了吧!

「有嗎?可是我不覺得自己會去抓住什麼樣的人來填補自己的不安啊?」當場我採取的方式是否認,一直到今天早上騎車來學校的路上,才終於發現,自己也是一個想要「抓住什麼」的人。

 

 

兩種焦慮症候群

 

對我來說,這個「什麼」,並不是「別人」,而是「知識」。我總是想要在課本或者是同學的口中,去抓到一些確定的治療技術或者是心理學知識,來自成這個無法預測的世界。因此,這種「無法忍受不確定感症候群」(Unbearable to Uncertainty Syndrome,UUS,沒有這個病我自己發明的)分成兩種:

 

1.知識焦慮型:如果你也跟我一樣透過讀很多書想要讓自己覺得更有控制感、更知道自己可以做點什麼,那麼或許你也是透過抓住知識來減少自己不安的人。

 

2.人際焦慮型:而如果你是透過仰賴別人、別人如果過得好的話你也會快樂的那種人,有可能你經常是透過抓住別人,來穩定自己。

 

這並不代表追求知識或者是建立人際關係就是一個糟糕的行為,畢竟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經常就是想要知道更多事情跟他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如果你做的這一切是為了「掌控」什麼,而且在「沒辦法掌控」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懊惱、不安、好像自己空空的、不見了,把某個知識當作你人生的圭臬,把某個人當成你全部的支柱,那麼就會有點不健康了。前者會讓你變成一個沒有彈性的人(就像我以前經常會有的口頭禪:「可是書上不是這麼寫的啊!」),後者會讓你的心情跟隨著對方患得患失,但不論你是哪一種,都是把安穩建立在外在的世界上面。

 

 

如何面對不確定?

 

其實追求控制感是大多數的人都會有的基本傾向,所以真正影響你的人生的是在於「當事件失控的時候你會如何自處?」,你是否有一種心理彈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可以去面對那個曾經愛你但是不愛你的人、以為會發生但是最終卻沒有發生的事情?研究顯示,自我關愛程度高(Self compassion)*的人,比較能夠接受不確定在自己身上發生,當人生不如自己預期的時候,他們會跟自己說:

 

●沒關係啦,人生就是這樣

●時候就是會出現大便(Shit Happens)

●好吧,這次搞砸了。下次再努力就好了

●是我沒把事情做好,不是我不好

 

有趣的是,當他們可以接納糟糕的事情就是真的發生了,他們可以接受失控的感覺,把能夠更掌握控制感,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相較於UUS患者,他們好想要找到一個心靈可以歸屬的地方,不論是人也好、知識也罷,他們都期待某種安穩,可以填補他內心空虛的靈魂。但同時也很弔詭的,當他們(好啦其實是我們)把注意力的核心放在這些知識或者是他人身上的時候,往往失去了自己、也更無法對自己的人生做出承諾。

 

從今天開始,練習跟自己說沒關係吧!有些時候就是會有意外發生,世界有些時候就是無法正常運轉,如果我們選擇接受,而不是自我批評,對自己疼惜而不是懷疑生命,那麼在我們腳底下那一望無際的空虛,或許就有機會,慢慢地被填滿起來。

 

想了解更多人類黑暗面嗎?立刻報名參加14位名家的心理學盛宴

 

關於自我關愛的延伸閱讀

 

張仁和, 林宣旭, 黃金蘭, & 林以正. (2016). 中文版關愛與自我形象目標量表與心理調適及自我調節之關聯.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ompassionate and Self-Image Goal Scal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lf-Regulation].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7), 3-25. doi:10.3966/172851862016120047002

鄭怡, & 林以正. (2016). 後悔與生活適應:自我關愛及自我批評之雙路徑中介效果檢驗. [Regret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 Examination of the Dual-Rout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Compassion and Self-Judgment]. 教育心理學報, 48(1), 77-89. doi:10.6251/bep.20150925

Neff, K. D., Kirkpatrick, K. L., & Rude, S. S. (2007). Self-compassion and adaptiv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1), 139-154.

Neff, K. D. (2003).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self-compassion. Self and Identity, 2(3), 223-250.

 

海苔熊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