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妳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變老了?

妳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變老了?

文\艾莉

妳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變老了?是只要一熬夜,非得要睡上一個星期才能補得回來?還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總是不知不覺的睡著?是發現自己開始在意養生保健食品,還是數著臉上的細紋,認真考慮要去打飛梭雷射還是肉毒桿菌好?

 

其實殘酷一點的說,人在一來到這個世界的同時,「老化」這件事就同時在進行了,如果這樣想,妳有沒有覺得比較放寬心一些些?每個人每天都在逐漸老化,只是因為「老」這個字眼帶給大家太多負面的印象,讓大家都害怕自己朝「老化」接近。「老化」這件事讓人害怕的不僅僅是容顏的更迭,我們更怕的是自己越來越向現實妥協,慢慢變成一個不敢去追夢的人,不敢再大聲的說:「我想要幸福!」我們更怕的是當自己夠勇敢的大聲喊出來了,身旁的人卻冷冷的看著妳說:「都幾歲的人了,難道妳還相信幸福嗎?」當然相信呀~難道妳不相信幸福了嗎?幸福並不僅僅是,有個可以跟他舒舒服服窩上一整天,也不會膩的伴。幸福還可以是當妳定下心來跟自己對話,可以坦然的對自己說:「我喜歡妳現在的樣子..」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衰老,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我覺得是個不錯的鞭策力量。

 

但生理上的老化我們又可以從何得知呢?根據中山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熊仲川先生(現任柏愛診所院長)在「慢老:別讓錯誤方法讓你加速老化」這本書所提到的論點「人體老化的開始,是因為我們平常的飲食跟生活方式,每天都慢慢的在破壞我們自己的身體。」聽起來非常驚悚的破題方式,他接著在後面的補充說明,我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表達,雖然我們的身體在被破壞之後,會很聰明的自動修補,但修補後又被破壞,最後修補的速度比不上破壞的速度,身體變脆弱也就容易生病,老化甚至死亡。

 

也就是說,一些我們其實都知道的觀念,要真正去落實到日常生活是很重要的,熊博士在書裡就有提到「抗老飲食要清淡、均衡並緩慢」,熊博士在書裡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些專有名詞。當我們緩慢進食的時候,就好像一間教室只有兩個門,如果學生們好好的排隊,有秩序的一個一個進到教室,就不會有人受傷,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座位。在這個例子裡,學生就是我們平常的飲食,門就是細胞膜食物的入口,如果我們進食過快,一堆食物就會搶著跑進教室,急著要找到一個座位落定,當這些食物急著跑進細胞內,都要搶先進到粒腺體內分解消化,大家也同時搶著要體內的氧氣來幫忙,搶來搶去的結果,就會搶到一些不穩定的電子,這些不穩定的電子就是自由基,過多的自由基會讓我們身體脆弱,而抗老化的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就是要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但如果我們日常生活,不好的飲食習慣反而導致,體內更多自由基產生的話,豈不是跟我們一心一意要抗老的理念背道而馳嗎?

 

但是每天這樣子慢慢老化的過程,顯然常常會被我們輕易的忽略掉,於是我直接切入重點詢問熊博士,「老化」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或者是說「老化」到底是從我們身體那個部分開始的呢?有沒有一個很明白清楚的檢驗方式,可以讓我們警惕呢?熊博士很坦白的說一個人的老化,並不見得可以從她的年齡,很確切的說明,醫學上也沒有明確的定義,所謂開始老化是從25歲或30歲開始,或者是人體的老化大多是從那個器官開始。但是,他倒是提供了簡單的「下肢測試」:

。六分鐘走路測試:至少應走四百公尺以上,才算正常。
。七分鐘走路測試:走完五百公尺,才算合格。

 

而另一種短期物理功能測試(SPPB):是藉由個人的平衡力,走四公尺的時間,加上從椅子上站起來再坐回去共五次的時間,每項各四分,總共十二分。八分以上算合格。這是比較常用的測試項目。但需要配合專業人員在旁測量。

熊博士並且建議年過四十歲的民眾,應該要做一次全身徹底的健康檢查。而且一般健保有給付的健檢項目就已經夠精細了,但有一些要特別注意的細項,他也條列出來如下:

肝指數與肝功能:一般看肝指數SGOT及SGPT大概都要看正常值2倍,甚至於2.5倍以上,才會認為有不正常的現象
腎功能與尿液:一般都會要求取早上第一泡中段的尿液,尿蛋白可代表病人是否有併發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 (HDL)及低密度膽固醇(LDL)
糖尿病:葡萄糖耐受性試驗OGTT(空腹喝50-75克的糖水),二小時後血糖值超過200mg/dl以上,便可視為「糖尿病」。在140-199mg/dl之間,我們稱之為:葡萄糖耐受性不良IGT 糖化血色素(HbA1C)若>6.5%,也表示有糖尿病

 

另外他建議大家要自費做特殊的,健保未給付的檢查如下:
發炎反應指標:
1.C反應蛋白 ,尤其是高敏感度的 hCRP 臨床上以CRP>2界定是一個屬於高危險群的指標。
2.還有一些細胞激素(cytokines)如白細胞介素第六因子(interleukin-6),對人體內的免疫反應有很重要的調控功能,也是很重要的發炎反應指標。
肺功能測試:FEV1(第一秒的最大吐氣量)(一般正常40-60歲的男性,修正過身高、體重後,平均約為2.5-3公升以上),不過一般我們都有一個參考值,如果在參考值80%以上,就認為正常,以及FEV1/FVC的值(要>70%才算是正常)癌病人在罹癌前兩年及最後半年都會出現FEV1的異常。

 

當然熊博士也列出了可以適度的清除細胞的垃圾,使細胞健康、年輕的方式有:
1.斷食
2.適度的壓力調節
3.有氧加上無氧的運動
4.生活規則、心情愉快
5. 戒菸

想要知道更詳細的「慢老」方式,歡迎大家參閱熊博士的大作「慢老:別讓錯誤方法讓你加速老化」

 

因為害怕「老化」我們總是不停地在臉上塗塗抹抹,我曾經看過一個某知名品牌總監的訪問,他很誠懇的說:「其實,我們每年推陳出新的保養品,成分差異都不大,但是我們一定要尋找新的成分,更重要的是賦予它更神奇、更炫麗的形容,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於是,我又訪問了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王綺嫻醫師,到底這麼多的保養品,我們要從何選擇起,才真的可以帶給我們花大錢的應該有的效果呢?
王主任說一般市面上的保養品,不管成分包含了六胜肽、蝦紅素、還是艾地苯,如果真的有添加的話,都會有它基本的功效,只是我們要看它添加的濃度,不要只看成分,另外像是這幾年很夯的一些醫美保養用品,都會附上一些比較可靠的實驗數據,就是屬於比較可以放心選購的產品。王主任笑著說,很多病人不知道是不是太沒有安全感了,當她門診時開給病人單一成分的保養品時,病人都會憂心忡忡的請她多開幾種,好像只有一種成分,擔心不會有效果似的。其實,什麼成分都有的保養品,反而導致病人過敏的機率會比較大,再加上為了把什麼成分都加進來,反而每種成分的濃度都得降低,得不償失。所以說針對病人膚質需要,所開出單成分的保養品,反而是更有效果的。

 

我接著又追問,現在市面上一般的保養品不管是吃的或擦的,真的都可以達到它訴求的效果嗎?王主任很誠實的說,其實膠原蛋白的份子太大,不管是藉由吃的或擦的方式,都不太容易讓我們人體吸收,但如果它的劑量達到一定的程度,當然是可以達到它訴求的效果,但市面上一般的販售物不容易達到這樣的劑量,除非是濃縮的藥丸才能夠辦得到,這樣的說法推廣到,像是蔓越苺的攝取也是一樣的道理,要達到它的功效就必須要有一定的劑量。
最後,我請王主任建議大家可以口服跟擦拭的保養品類型,王主任提出清單如下:
Q10,維他命C,綠茶都是不錯的口服選擇。

 

保養品:
日間:左旋C加上防曬就足夠了。因為左旋C本身就有SPF2的防曬功效,至於濃度最好是在15%–20%。
夜間:A醛+玻尿酸,A醛有反黑的副作用,因此不建議在白天使用。
另外王主任要提醒大家一點,A酸已經被列為藥品,不能添加到保養品當中。

 

我們總是害怕老去卻又羨慕白首偕老的感情,因為我們知道,要忍受一個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傢伙一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總是羨慕別人可以做得到,不如,我們先從容忍自己「老化」做起吧~接受自己隨著年歲漸長,外表會慢慢的變化,但也讚許自己隨著歲月增長,會變成越來越可愛的自己。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