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監護權判決歧視女性?

監護權判決歧視女性?

記者‭/‬張文馨

藝人賈靜雯與前夫爭取女兒監護權的官司,上午在立法院公聽會中引起熱烈討論,國民黨立委洪秀柱表示,希望大家不要混淆焦點,重點在小孩的最大利益,不是賈靜雯或是陶晶瑩。她說如果沒有幸福快樂的家庭,不如不要結婚。她將會敦促行政部門以及法官訓練,對於這樣的議題審慎處理。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表示,國內法官認為在父母共同監護的前提下,可以保障子女最大利益,和國外判例的司法邏輯恰恰相反。如果共同監護這項判決不能獲得父母真心合作和支持,只會延伸對小孩的傷害和痛苦直到子女成年。法官目前以社工人員報告作為唯一標準,徵詢子女的技巧也太過粗糙,無法探知事實,對於爭取子女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會有牴觸。

律師張靜怡和梁育純都認為,父母為了爭取子女認同,會在子女面前抱怨另一半,施以潛移默化,誘導子女說出言不由衷的證詞。父母其中一方帶走子女,不讓另外一方見面或探視的情況最為嚴重,子女一旦和父母其中一方不接觸,對於父母就會有不一樣評價,對於判決自然會有影響。

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副廳長賴淳良表示,民國99年子女監護判例中,判給父親347例,判給母親556例,共同監護部分47例,顯示在子女監護權的戰爭中,還是偏向女性。他表示,目前法官判定子女和父母相處狀況,以社工人員家庭訪視唯一參酌標準有些不足,會再加入現行家事調查員的意見。對於法官的訓練也會再加強,希望不會再做出和社會大眾共識相去甚遠的判決。

怎麼判才好? 讓小孩有「精神堡壘」

記者‭/‬嚴文廷

 

藝人賈靜雯與孫志浩的爭女監護權官司判決共同監護,讓藝人站出來為賈靜雯說話,今天還在立法院召開公聽會。學者今天建議,判決應該要界定該由誰擔任照顧者,讓年幼的小孩有個「精神堡壘」,避免父母再度衝突,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亞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柯慧貞分析,對於監護權的判決除了考慮經濟因素之外,對一個五歲小孩來說,父母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依附對象」很重要,當她有困難、想要擁抱時,會找父母中的哪一個?在判決時應該要考慮在內,讓年幼的小孩有個「精神堡壘」。

本文來源:聯合晚報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