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兩性 » 一種不在話下的監視

一種不在話下的監視

其實很多人並不是真心想要加臉書好友,大多都是在當下聊天後找不到話題會說或是被問:「對了,你有玩臉書嗎?我們來互加一下吧。」見面三分情,面對面的當下怎能好意思說自己沒有玩臉書呢?好吧,於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互加了好友。

無論你跟這個人交情如何,每個人都一定會有好奇心,用著窺探別人生活隱私來滿足好奇心這是大部分人都會有的心態。想知道別人一天怎麼過,也想間接觀察對方到底還有認識哪些人。那種會不怕說自己交朋友不就是要常用臉書關心的人,我覺得態度大方(雖然有時候關心過了頭就會變成了八卦),然而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明明就是在乎,卻還要裝做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私下猛去連結對方的朋友、家人、同事,接著再來裝沒事和你討論誰誰誰怎麼了。

無論是什麼樣的心情抒發,總是會有很多人將你那段情緒文字給套上他們所認為的事,尤其是那種你不想說得太明白,說得有點含糊的內容,最容易被對號入座。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在臉書上的反應挺好笑的,同樣的文字,同樣的關心,如果一個是朋友,另一個是家長,兩方同時留言給你一樣的內容,會不由自主的覺得家長的文字關心是一件很恐怖可怕的事。

接著有種『好煩喔,可不可以不要來干擾我的情緒,擾亂我的生活?』的阿雜出現在心裡,其實認真回想,家長們也許朋友們不像我們交得多、交得雜,也不會有空跑去每一個人的版上留言,更不會三不五時都掛在網路上等我們發文。可是我們小孩輩的就是會有莫名的被害妄想症啊。

用臉書是一件跟著上時代所做的事,但是做過頭了,就會把關心美意變成無形壓力啊!

我有位朋友時常在臉書訴說一整天遇到的事情,有快樂的,有難過的,有氣憤的,然而這位朋友的叔叔阿姨們(是她爸媽的朋友們)雖沒有在臉書回應什麼留言,直接打電話或當面跟她爸媽說:「你女兒還好嗎?最近是不是……」說了一堆讓她爸媽聽起來擔憂她女兒的話。

因為被朋友一番詢問自己女兒的狀況,再加上當時在關心的時候也會說了很多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結果沒多久兩位爸媽相互輪流打電話給她,說了些很擔心她在外面工作、生活之類的話。

當下她掛上電話後,真的是氣瘋了。(剛好那時候我們正在逛街,完全可以感受出她抓狂了)

這真的不是關心,也不是想幫忙解決問題,根本就是唯恐天下不亂,製造出更多問題出來。

後來她就站在路邊,發了一篇文字,內容大概是:「各位叔叔阿姨們,你們看了我的臉書再跑去跟我爸媽講了那些話,根本不是關心是一種監視與八卦的行為,完全就是要讓我爸媽擔心我,你們這樣的行為是對的嗎?當初是為了彼此都可以有個連繫、聊天的網路平台才加了大家的臉書,既然大家都喜歡這樣偷窺我的私生活再跑去閒聊我的事跟我爸媽說,那麼我也沒有必要加你們好友了。」

發完那篇文後,我們就去吃晚餐,接著她就在餐廳裡一個個刪掉爸媽的朋友們了。

我們常自以為的關心,對別人來說或許是造成對方的困擾,而且當對方不領情,我們還會自顧自地去罵別人怎麼那麼不識相。在想要關心別人的一開始,我們可能沒有想太多後續會怎麼發展,但就是因為沒有想太多,才會顯現出原本應該要親密卻把彼此推得更遠的距離。

臉書好友,或許是象徵人與人之間的某種親密感,但這絕對不是只有單方面認為。


亞美將blog


亞美將粉絲頁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