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百貨 » 台灣沒有人做過的事情/藏身東區巷弄來場「紙上的旅行」

台灣沒有人做過的事情/藏身東區巷弄來場「紙上的旅行」

已經有多久,妳未曾替自己留下假日的空檔,好好進行一個「閱讀」的動作?

 

或者應該問,現代人還會把閱讀這件事,看做一件事情嗎?

 

每天低頭滑手機,視線中飄過千百個的訊息,可能已經許久未曾出現一段文字,在妳心裡激起一絲絲的衝擊與共鳴;相較之下,只是翻翻雜誌,指尖滑過牛皮紙的粗糙觸感,靜靜在文字間裏頭沉浸好一陣子,妳也能感受到自己些許的不一樣。

 

 

閱讀這件事,就是一種「紙上的旅行」

 

或許是網路時代逼著我們前進,也可能是數位的趨勢逼著我們習慣,但這世界上,還是有那麼一群人,堅持著生活最初始美好的樣態。

 

如果妳願意走進Boven 雜誌圖書館一次,從書的這一頭,翻到另一端,關起書的妳,可能已經越過一個作者終生的智慧、暢遊一番世界上這輩子無法到達的景點、妳思索許久的難題,可能就在無意間找到了靈感。在店長阿川眼裡,閱讀這件事,就是一種「紙上的旅行」。

 

結合「閱讀」與「空間」,以分享為起點,堅持為終點,Boven將自己定位為一間「精神餐廳」,作為一輩子的事業及夢想。

 

人稱「雜誌google」資料庫,所有妳想尋找的特訂雜誌、創刊號,店長阿川都能立刻喚起腦海中的資料庫,傾心為客人尋找取得的管道。以書會友、廣結人脈,靠的不僅僅是經驗,還有他這輩子「無論賺多賺少都沒有差別,多餘的錢只是拿來買更多雜誌」的一股熱情。

 

(圖片出自Boven 雜誌圖書館

 

 

在台灣沒有人做過的事情, Boven的重生

 

嚴格來說,Boven 雜誌圖書館算是一個10年未曾間斷的計畫。

 

店長阿川與創業夥伴Ken自當兵時結識,一路走來如同事業上的靈魂伴侶,為彼此開拓生活中不同層次的視野。10年前,Boven在士林的開店,結合四個樓層生活風格的概念店,讓他們一次擁有服飾、雜誌、唱片、咖啡不同類型的創業經驗,過程中,更讓他們篤定一件事情:你釋放出什麼樣的資訊,就會吸引什麼樣的客人上門。

 

隨後,固然兩人基於不同的領域嘗試分頭飛,阿川靠著雜誌瘋、白鹿洞固定的出租合作穩固客源與市場趨勢,Ken憑藉著多年業務行銷,第一線面對客戶的經驗,結合這些年在台灣與上海間,所感受到的不同格局與文化素養。

 

Boven 雜誌圖書館的重生,不僅是兩人攜著不同的生活經驗相結合,更是憑藉著兩個男人牢牢放在心裡從未忘卻的同一種夢想。經過去蕪存菁,這件在台灣沒有人做過的事情,終於得以被實現:付費進一間雜誌店好好看書,單純享受空間、閱讀的雜誌圖書館。

 

相較於知名連鎖書局24小時營業、免費開放閱讀,Boven入場收費的會員制度,不只是為了營運成本,更大的目的是為了「平衡」閱讀空間的質與量,每日控管20個會員入場,想吃飯、喝杯咖啡可以出去一小時再回來,少了閒雜吵鬧,更多的是人性化管理,陪伴著讀者重尋「曾經擁有過的美好」。

 

 

不只是對雜誌的深深迷戀,更喜歡看見「對的雜誌遇見對的人」

 

這一路走來,遇見不少忠實知音的相伴,更感激許多貴人的支持。談及雜誌在他心目中的價值,阿川分享這麼一個小故事:

 

曾經有位客人想找一本日本版Vogue(附有妮可基嫚劇照的小別冊),雖然當時店內已經賣完,隔幾天阿川剛好在咖啡店中遇見這本小冊子,也順手替客人送到工作室。一個出自於善意的小動作,卻意外替客人接到一筆20萬的訂單!

 

這個巧合,阿川不只得到了客人的感動與信任,這個服務經驗,也在他心中留下了震撼,成為日後成立雜誌圖書館的種子,讓他認定「雜誌的價值不是在於封面的價格,而是交到對的使用者所創造出來的價值。」

 

(圖片出自Boven 雜誌圖書館

 

每本雜誌,都蘊含著當下無法被取代的歷史意義,從封面、印刷、排版到文字,每個細節都是藝術、思想與文化的結合,即使身處於資訊爆炸時代,紙本閱讀經驗仍有其無法被取代的價值,對阿川來說,這輩子的使命,不只是對雜誌的深深迷戀,更喜歡看見「對的雜誌遇見對的人」,只要大家認同閱讀是件重要的事情,再辛苦他們都會努力做下去,讓台灣能有ㄧ個世界級的雜誌空間。

 

反覆思索著阿川對於雜誌的那份純愛,走出Boven,心裡多了一層平靜與篤定。努力吸收你的養分吧!讓自己變成一本翻不膩的書吧!妳的價值,從來不在於身邊擁有怎麼樣的男人,而是妳讓自己變成怎麼樣的一個女人。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