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百貨 » 在美國,打探隱私是犯了大忌!

在美國,打探隱私是犯了大忌!

文/Dr. Phoebe


「別人如何想你,真的一點也不關你的事。」──瑪莎.葛萊姆(Martha Graham)

 

美國人開朗隨和,喜歡和他人交流,即便只是在超市排隊、站牌前等公車、甚至在登機室,都很容易遇到主動攀談的人,聊一些有的沒的五四三。不過,和美國人聊天也是有禁忌的。除了敏感的政治宗教話題,另外一個亞洲人比較容易忽略、對美國人卻是大忌的,當屬隱私問題了。

 

私人問題連爸媽都不過問

仔細聽聽美國人的聊天內容,剖析一下,就會發現有非常明顯的界定範圍,聊的話題總圍繞著天氣、寵物、吃喝或其他無關痛癢的話題。你甚至會覺得,和這個人都聊了半個多小時了,卻像打棉花一樣,還是不太了解這個人的底細。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人看似什麼話題都可以聊,若碰到私事或隱私,就半點都不能沾,像是交友狀態、性向、薪水等,在美國都屬禁忌話題,除非對方主動分享,否則其他人無權過問。

 

對照人情味濃厚的寶島,聊天喜歡一根腸子通肛門,就算第一次見面,甚至搭個捷運也可以不避諱問起最直接的問題:你幾歲?結婚沒?沒結婚的問有沒有男女朋友?有結婚的問有沒有小孩?為何只生一胎?住哪裡?薪水多少……這些問題對亞洲人來說只是平常的噓寒問暖,但多少帶著些人情壓力和社會期待,彷彿必須符合普世的標準或得到他人認同才能過關,更別提一年三節訪鄉探親時諸親友的關切了。

 

我的朋友琪拉是剛從美國搬回臺灣的家庭主婦,帶著三個小孩,老公常常在外打拚。因為住得離公婆家很近,每天晚上會帶三個小孩回婆家吃晚飯。久而久之,就開始接到鄰居大嬸們的關心,問她為什麼身邊都沒有老公陪?老公一個月賺多少?她住這裡是買還是租?多少錢?為什麼都不自己煮飯?搞得琪拉只想轟回去一句「干你屁事」。

 

而美國文化重視個人主義,為自己而活才是最重要的事,因此也極其保護個人隱私和選擇,很多時候,上述的私人問題連父母或親朋好友都不見得知曉,更何況是完全不熟的陌生人。反之臺灣文化注重的是以群體為主軸,包括家庭和社會的關係,大家習慣為他人而活,覺得這樣的問話是表達關心的一種,也十分理所當然。


公眾人物的隱私也要維繫

除了日常生活,美國的醫療體系更注重病患隱私,「健康保險可攜與責任法」(HIPAA)就是醫療體系裡常見的一個規範,簡單來說就是對病患隱私保護的相關法規:除非是病患的主治醫師或相關護理人員,不然沒有人有權利過問、翻閱、甚至查找病歷,若是觸犯,醫療人員不但可能丟了工作,連罰款金額都高達五萬美元。

 

十年多前,知名歌手小甜甜布蘭妮在洛杉磯加大(UCLA)醫院的聖塔莫妮卡(Santa Monica)院區生產,當時我正在該家醫院擔任志工。布蘭妮生產的消息在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我年輕不懂事又好奇心旺盛,就問了當天值班的護理師,媒體所言真假,沒想到被她大聲斥責,不是我們直屬的病患,不該議論他人的隱私,哪怕是天王巨星、總統高官等公眾人物都一樣。幾年後,布蘭妮因為精神狀況再次住院,甚至有幾位不相關的護理人員和醫生因為翻閱了布蘭妮的病歷而被UCLA開除。

 

醫療隱私延伸到連和病患談論病情時,都必須在完全隔離的情況下進行。就算是病患家屬也一樣,除非病患允許,不然一個字也不能說,也嚴禁病患的工作單位因病患身上帶有任何疾病而開除或降薪。

 

我在紐約大學(NYU)牙醫學院時,有一次不慎被病患帶有感染性疾病的針管扎到手指,必須立刻抽血確認是否有感染跡象。當時我被帶往一個小小暗暗的房間,只有一盞微弱燈光,護理師非常溫柔的問我對這種感染性疾病是否有任何疑問,並小心翼翼的告知我目前為陰性反應,但過陣子還是要回診。我心想,只不過是一個檢查報告,有必要搞得像是要告訴我國家機密嗎?

同樣場景搬回臺灣,我在臺灣某間醫院就診時,還沒看到我的主治醫生前,就先有一位住院醫師過來蒐集我的病歷,帶我到診間詢問我有關腸胃的各種問題。同一間房間裡,有兩、三位醫師在旁邊打報告,有另一位病患在角落接受治療。我一邊環顧房內狀況,一邊聽醫師問我的大便顏色長度跟軟硬度,搞得我必須和全診間的人分享我的排泄物構造,真是生平第一次這麼自由奔放的分享如此私密的資訊。

 

我曾和從醫多年的內科醫師友人傑克聊起這個話題,他非常瀟灑直白的下了最好註腳:「在美國,保護病患隱私的定義就是除了病患本人,他的病情誰都不能講,除非病患同意;在臺灣,保護病患隱私的定義就是除了病患的家人、友人(以下請自行放入三百六十五位親戚名稱),病患的病情絕對不能跟本人講,除非家人同意。如果你敢隨便跟病患講他快死了,下一個被告的就是你。」

 

聽完他這一席話我才明白,在美國,隱私是屬於你自己的。而在臺灣,隱私是必須和他人分享的。

 

本文出自《美國人的真正生活:美國遊留學、工作、生活必看!從美東到美西,大城市小牙醫的私房觀察》時報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