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百貨 » 以歷史為成本

以歷史為成本

最近也開始看「甄嬛傳」,心得是戲不難拍,但我們已經拍不出來了。

過去大陸劇出名的是「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都是以歷史為本的男人戲,談政治與正史;「甄嬛」則是女人戲,是後宮的小社會,跟正史無關,而且都是文戲,說穿了,也就是婆媳、妻妾、夫婦關係這類大家庭的勾心與較勁,與王永慶家族唯一不同在雍正這一大家人都住在紫禁城裡。

如果是二十年前,台灣反倒拍得出這樣的戲。當時三台主導戲劇走向,還有影城,常拍古裝戲,有場景有服裝,有了劇本就能開拍。後來政治局面改變,執政者切斷了台灣與中國的歷史淵源,電視台也跟著拋棄歷史劇、古裝劇,影城沒了,三台式微,輪有線電視接棒拍戲,清一色是現代,再也沒人有興趣拍古裝戲了。

現在想拍古裝只能去大陸,他們有全套的影城,任何朝代都能拍,以歷史為本,創意源源不絕,而且還能以歷史為「成本」,大量用過去的事情創造新的戲,是最好的題材庫,但台灣已經捨棄了。

既然已經選擇將這麼一大套資源擱置不用,只能從現代找想法,但故事來來去去都一樣,很快就沒有好點子。電視台的對策是抄抄韓劇,說些好東西就該分享之類的理由。大家都忘了真正寶物就在自家倉庫裡,不挖,實在可惜。

好多年前我曾經籌備一齣時空交錯的劇,讓包青天旗下女俠穿越到現代,跟現代已經當了刑警的展昭邊破案邊談戀愛,但電視台評估認為這不是正統偶像劇因而破局,不然這齣戲早在「步步驚心」之前就穿越了。

想想荒謬,當年執政者不讓台灣出生的小孩讀台灣的歷史,想培養只知道中國史而不知人間有二二八的一代;後來的執政者刻意切割台灣史與中國史,打算將台灣史完全「去中國化」,一樣荒唐,一樣無聊!

即使聚焦台灣史,也有鄭成功、施琅的故事值得拍,往前推,還有平埔族與荷蘭人、西班牙人如何相遇如何相處的經歷,這些都是台灣值得一拍的歷史題材。不說別的,荷蘭有種小吃叫做loempia,就是我們吃的潤餅,連發音都一樣。其中有沒有故事?肯定有!只是等人用心挖掘。

甄嬛走紅也代表風向轉變,受歡迎的主題從前朝轉為後宮,證明收視主力已經是女人天下,該多做點女性觀點的戲。立刻想到瓊瑤阿姨,她早就利用豐富的中國歷史製作大受歡迎的「梅花烙」、「還珠格格」等戲,而且阿姨早期某些戲以清史為背景也能保有彈性,如果男演員不方便剃頭,那就留著頭髮吧!因此若在電視上看到清朝人不剃頭,肯定是台劇!多有台灣特色!….您說是吧!

本文出自今周刊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