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百貨 » 婚姻不是工作,不能處處爭理

婚姻不是工作,不能處處爭理

結婚,其實就是一種文化融合。即使雙方國籍相同、家庭背景相似,還是免不了因為細微的生活習慣爭吵,這就是文化衝突。

這些吵架通常沒有對錯,但往往讓人很難釋懷,儘管兩人的理由都沒有錯,但對另一方來說,就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比方說,洗完澡後,到底該用浴巾擦身體,還是用毛巾?有些人可能會用洗臉用的毛巾直接擦全身,也有人一定要用大浴巾。

通常,用毛巾擦身體的人,每一次擦完身體後,都會順手將毛巾洗乾淨。但是使用浴巾的人就不一定了,這種人又可以分成「每次擦完就拿去洗」,和「固定一段時間才洗」兩種。

我在課堂上也曾做過統計,班上共有十一個人「使用毛巾擦身體」、十六個人「使用浴巾擦身體,但擦完會立刻洗」,另外,有七個人「使用浴巾擦身體,但用完後不會立刻洗」。

如果是固定一段時間才洗,對習慣用毛巾擦身體的人來說,就會產生疑問。他們會覺得:「如果浴巾沒有天天洗,不會很髒嗎?」甚至會想問對方:「你為什麼不洗浴巾?」這時候,就很容易吵架。

「你擦身體可不可以用浴巾啊?我每天要洗好幾條小毛巾煩死了。」

「用浴巾擦身體是沒關係,但還是要每天洗啊!」

「剛洗完澡,身體也是乾淨的,用來擦身體的浴巾又沒有很髒,為什麼一定要每天洗?」

「就是剛洗完澡,身體是乾淨的,才要用洗過的毛巾擦身體。如果身體是乾淨的,卻用沒洗過的毛巾擦身體,有洗跟沒洗一樣,乾脆不要洗了。」

「每天要洗衣服的人是我又不是你,不然以後你的衣服、毛巾都自己洗。」

我想,大家對這類的對話都不陌生,只要是夫妻,多少會因為生活習慣吵架。

對每個人來說,生活習慣就是從小到大養成的價值觀,結果,婚後不但被另一半否定,還被當成「怪人、髒鬼」,感覺當然不好受。

上這堂課時,有位學生分享了他的感想:「我自己是用浴巾擦身體,而且是每一次都要洗乾淨的人。因為從小到大都是這麼做,所以當我聽到有些人不會每天都清洗浴巾時,我非常驚訝,而且覺得很不可思議,很難形容內心受到的衝擊。」

另外,有些家庭全家都用同一條浴巾,這對某些人來說也是很誇張的事。但這就是每個人的家庭習慣,即使覺得不可思議,也不應該批評、指責,即使對方與你的做法不一樣,那也無關對錯,只是文化不同而已。

本來,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同,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當兩個人決定一起生活後,即使是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都會引起爭吵,而且會一個接著一個引爆,最後變成世界大戰。例如:「收碗盤時,該不該把碗盤疊在一起收」、「能不能穿著睡衣吃早餐」、「擠牙膏到底該從中間,還是從底端一點一點慢慢擠」等。如果有了小孩,這些問題還會愈來愈多。

所以,到底該怎麼預防,或解決習慣不同的問題?因為這些習慣都來自於各自的家庭,雖然是日常的動作,實際上卻涵蓋了每個家庭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因此,絕對無法透過大吵一架,或誰比較有氣勢就該聽誰的。另外,也有學生問,或許可以在家庭會議上討論出共識,就能解決問題了嗎?

再看到以下這個例子──

老婆:「你上廁所可以先對準馬桶再尿嗎?如果尿到外面拜託你自己動手擦。」

老公:「可是之前我們討論過,妳要負責打掃廁所啊。」

老婆:「但要不是你每次上廁所都灑在外面,我根本不用掃得那麼辛苦。」

我知道,很多男人甚至因此改變數十年來的習慣,開始坐著小便,這麼做的確有點極端。但兩個人要一起生活,的確必須有所覺悟,兩人可能必須捨棄自己原來的生活習慣或文化。

畢竟,婚姻不是工作,不見得所有事都是「誰最合理,就聽誰的」。通常得看夫妻雙方能不能接受,各自退一步,才能解決。

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或價值觀會讓人不舒服,但換個角度想,也是因為結婚之後,你才知道原來這世界上還有更多評斷的標準,或做事的方法。只要能找出彼此能接受的方法,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棒的成長契機。

本文出自《讓你可以結婚的婚學:哪些人你永遠不必問,哪些人你永遠不必等!》大是出版



【想看更多到博客來】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