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成長 » 達人專欄 » 穆熙妍專欄 » 【穆熙妍專欄】我不介意花錢,但我想花得高級一點
▲穆熙妍表示女人花錢應該要為自己。(圖/穆熙妍臉書)

【穆熙妍專欄】我不介意花錢,但我想花得高級一點

什麼廣告會讓你覺得購買慾全無?

對我來說,是不能認同這個商品傳遞的價值觀之際。

前幾天我在電視上看見一個廣告,賣的是健康補給品,幾位太太聚在一起,一位唉聲嘆氣說被女兒嫌棄自己老,是乾燥花了,另一位說老公在替她戴項鍊的時候抱怨,說妳怎麼都沒保養,脖子乾巴巴的。

然後一群女人愁容滿面。

產品可能是好的,但這種廣告讓人看得一肚子火。首先做子女的怎麼能嫌棄父母的外表?母親辛苦將孩子生下來,要教要育,身心的勞累是沒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的,含辛茹苦帶大一個孩子,結果還被她/他批評是乾燥花?光這點就很不可思議。

是我應該會回答,妳媽沒青春永駐還不是因為生了妳。

好吧做人公平點,沒生孩子也會老的,但生過小孩的女人都可以告訴你,起碼會老得慢一點。

被丈夫抱怨沒好好保養導致乾燥起皺就更匪夷所思了,敢問年紀差不多的兄臺您是多水潤?有沒有六塊肌?低下頭看見的是腳趾還是肚子?髮量濃密嗎?是不是全身上下光可鑑人無疤無斑?

何況這丈夫抱怨的,可能還是要賺錢分擔家計,懷孕照常上班,家務不能落下的結髮之妻。

簡直讓人寒心。

但最令我生氣的是,這幾位太太受到這樣毫無尊重的對待,居然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解決方法是吃美容補給品,讓自己更年輕。

我再說一遍,商品可能是好的,但賣的方法錯了。

不可否認,宣傳是商業社會裡相當重要的一環,女人的錢也是公認的好賺。相較於男性,女人介意外表,視老化為大敵,在保養愛美的領域花的錢是男人無法想像的。想要延緩老化,和提供保持青春的服務沒有不對,然而抓住這個弱點,貶低偏差價值觀並藉此牟利的商品,我個人絕對不會掏錢買。

因為不高級。

女人不是不該愛美,我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但愛美的動機是什麼,對我來說和效果同樣重要。覺得自己胖而去減肥,哪裡不夠精緻就去微調,膚況不好擦多貴的保養品都沒問題,可是不要為了別人,要為妳自己。

或許有人會說結果不是一樣嗎?都是花同樣的錢買了同樣的東西,為誰買有什麼差別?

差別太大了。

首先期待的效果就不一樣,比如說為自己打扮是取悅自己,為別人打扮是取悅別人。因為怕被嫌棄或怕失去而改變外表的人,不是真的想變好看,而是想被愛。

想被愛也沒有什麼不對,只是單純因花錢買商品就能得到的愛,並不可靠。

再說因為被嫌棄而買這買那也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如果因為老了被孩子丈夫抱怨,難道不該忍住想一巴掌揮過去的手,坐下來好好溝通嗎?

想賺錢,就該和客戶群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傳遞健康的三觀。我不介意花錢,但我想花得高級一點。

這個道理不只適用於女性,男人也是一樣,人都有看自己不順眼的地方,沒自信是天性,但貶低的話不該來自他人,尤其是愛你的人。

換個角度想,如果男性被推銷商品,話術是「有了這台車這支錶這套房,女友老婆不再說你沒用」,你會想要買嗎?

難道反應不該是,等等,為什麼妳要因為我沒有這台車這支錶這套房而嫌我沒用啊?

女朋友說別生氣,這樣的廣告文案一定是男人寫的,我說那可不一定,有時候踩低女人的還偏偏就是同性。

一個朋友懷孕了,她正糾結要剖腹還是自然生,最後傾向後者,並打算讓丈夫進房陪產。她媽媽大驚失色,說萬萬不可,讓老公在外面等就好,她不明白,母親吞吞吐吐,最後很婉轉地說,怕女婿看了會有陰影,影響夫妻關係,自己當年生了三個孩子,就一次都沒有讓岳父參與生產過程。

我朋友聽了當場腦袋暈眩,氣不打一處來,回過神才冷冷地說:「我忍受十個月的不舒服,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懷孕生孩子,還要擔心站在旁邊幾小時的老公弱小心靈受到驚嚇,以致對我失去興趣?做人會不會太累了一點?」

她媽媽不高興:「我這是為妳好,到時候吃虧的是妳自己。」

顧不得孕婦要保持愉快心情,朋友氣得眼前發黑,胎兒大約是感受到媽媽的激動,肚子裡面一陣踢:「我怎麼就吃虧了?簡直樂得輕鬆!誰敢用心理陰影的藉口嫌棄我就試試看,有本事在家帶髮修行我還尊稱他一聲師兄,出去偷吃外遇我馬上離婚!」

伯母比她還要火大:「妳不用對我兇,反正妳們女權主義者,後果自己承擔。」

事後她對我說,看,嫌棄我的不但是同性,還是自己母親。

傳統婦女有她們的優點,但無法擺脫的一個觀念是把太多責任攬上身,丈夫不忠是自己的錯,孩子不聽話也是媽媽沒教好,不愉快發生了往往從自身找問題,忘記維繫任何關係的秘訣,是雙方都得包容退讓理解配合。

家庭也好,戀愛也罷,大家都是同伴,在一條名為「我們」的船上分工合作,賺錢不見得只是男人的任務,就像家務不一定只能由女性包辦。在為團體好的前提下還是可以保有自我,一段健康的關係不需要任何人無底線犧牲。

這個自我包括發展個人興趣、保有私人時間、維持外表體態、鞏固社交關係等等,都是能讓人發自內心愛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的事。

賣什麼都好,我們該提倡的應該是強化這些事物的觀念和生活方式,而不是行銷恐懼感,讓人覺得不買這個那個就完蛋了。

一個人的價值得靠別人定義才是真的完蛋。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