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淘成長 » 達人專欄 » 穆熙妍專欄 » 【穆熙妍專欄】沒有比他們更忠實的朋友了
穆熙妍
▲沒有比他們更忠實的朋友了。(圖/穆熙妍FB)

【穆熙妍專欄】沒有比他們更忠實的朋友了

大家這陣子還好嗎?

三級警戒前的那週,因為確診人數達到兩位數,我就非常少出門了,自主封城到現在,已經不知道今夕是何夕。不過宅在家畢竟算很幸福的了,許多人趁這段時間掌握了從來沒被發覺的技能,什麼手工烹飪種花畫畫陶藝通通都來。我姊一向心靈手巧,美感也好,每天在早餐上變花樣,什麼立體吐司、柴犬麵包、品牌鬆餅,還好我沒和她住,不然非得胖一圈。

至於我,雖然廚房不是我的天下,但卻在另一個領域發光發熱。經過這幾週,不慚愧地說,我已將打掃這一項家務發揮得淋漓盡致,視灰塵為大敵,地上掉了一根頭髮都無法忍受,一定要去黏起來,每天不是在擦地,就是在刷馬桶的路上。

那天我發現自己喃喃對著洗衣機說,我們再這樣見面下去,大家是要起疑心的。

離精神錯亂不遠矣。

不過日子雖然黯淡,還是有些開心的事,這幾週我的高光時刻,就是終於鼓起勇氣看了《六人行:當我們又在一起》(Friends: The Reunion)回歸特輯。為什麼要說是鼓起勇氣呢?這道理就像眼前擺著一小塊非常珍貴的蛋糕,你渴望了那麼久,原以為再也不會出現的,沒想到祈禱居然應驗了。你迫切地想要開動,卻又萬般捨不得,因為吃完了再也沒有了。

於是我選了一個做好一切家務的晚上,下午先揮汗一小時有氧,洗頭洗澡後全身清爽,點了個外送,開了一瓶喜歡的酒,充滿儀式感地看起來。

怕有人還沒看,內容我就不多講了。在看之前我是有心理準備的,對六位演員現在的狀況略有理解,例如Joey發福了,去年客串了劇集,還上過《The Graham Norton Show》宣傳。例如Chandler一直受藥物和酒精影響,健康狀況時好時壞,事實上在拍攝《六人行》的那幾年,他就飽受焦慮症的困擾,忽胖忽瘦的身形也略略透露出他不算穩定的狀態。

但看到他們六個人,我還是頗為震撼的,雖然憑良心講,以西方人的老化速度來說,大家都保養得不錯,但畢竟過了十幾年,外表的變化還是相當明顯。特輯播了約十分鐘,我就開始感傷,倒不是覺得人不能老,而是怎麼說呢,在這六個人重聚之前,我與世界上很多人一樣,盡管台詞都會背了,依然不斷重看《六人行》,雖然心裡知道是很久以前的劇集了,但心裡一直把他們當做不會變的朋友。

回歸特輯拍得很用心,製作團隊復刻了當年的場景與經典服裝,還請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嘉賓,但在看見他們再次坐在那張橘色絨布沙發上,臉上多了歲月的痕跡,像是把過去珍藏在記憶中的美好劃了一道口子,那些永恆泊泊地從縫隙中流出來,再也回不去了。

比自己青春不再更令人難過的,是看愛的人變老。

我無比的感慨地看著這六個親愛的好友,在重溫經典片段時大笑,當然也不可避免在某些時候哭了。過程當然不全是感傷,我意外地發現在受訪的眾多來賓中,自己和貝克漢簡直一模一樣;我們都愛在異鄉的酒店中播放《六人行》,感覺像立刻被朋友們環繞,有種熟悉的溫馨。就連他喜歡的片段都和我一樣,Ross、Chandler和Rachel在抬沙發的時候,Ross不斷大喊pivot! pivot! pivot! (軸轉!),是我在《六人行》裡最喜歡的片段之一。

我從來沒想過這輩子會因為「軸轉」而笑得眼淚直流,更沒想到居然在這種地方和貝克漢共情。

看完《六人行》回歸特輯,我的心情很複雜,很難描述是悲還是喜,或許兩種皆是。兩位編劇有段話很打動我,大意是說當初這個劇的構想來自於二十幾歲的自己曾在紐約打拚的歲月,當時朋友就是自己選擇的家人。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有過這個時期,剛剛轉變身分,絕對不是孩子了,但說是成年人又稍嫌青澀。初初和這世界交手並一次次慘敗,煩惱已不適合對父母傾訴,因為你不想讓他們擔心,因為你知道他們無能為力。

於是我們轉向朋友,大家分享類似的煩惱,在小勝利的時候一起慶祝,當然現實生活中的友情不可能像劇集一樣完美,但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朋友的支持是無可取代的。

而且那份溫馨會跟著你很久很久。

原本有些後悔看了《六人行:當我們又在一起》而破壞回憶的我,後來終於釋懷了,我明白這六個人在十幾年後重聚的目的,不在於讓大家執著於過去,而是提醒我們,美好的珍貴之處就在於它是有期限的,聚散終有時,所以在擁有的時候好好把握,時間到了就要讓它走。

當然捨不得,肯定會難過,但人生就是如此,為擁有而幸福,因失去而深刻。

「歡迎來到真實世界,它糟透了,你會愛上它的。」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