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Basquiat與Schiele 巴黎盛大開展

Basquiat與Schiele 巴黎盛大開展

20世紀初的Egon Schiele,與20世紀末的Jean-Michel Basquiat,分別來自歐洲維也納及美國紐約,他們的人生和創作經歷同樣短暫卻精彩,因此充滿無比魅力。兩人皆於28歲英年早逝,且都在不到十年的時間成為所屬時代的藝術界重要代表人物。他們因命運與機遇被連結起來,如今在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共同展出,他們源自於對生活熱情的卓越作品。

Egon Schiele,《The caller》,1913。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Jean-Michel Basquiat,《Untitled》,1982。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Schiele呈現1900年代時奧匈帝國的首都-維也納。維也納是引領知識與藝術生活的中心,以維也納分離派(Secession,「新藝術運動(jugendstil)」的支派)為號召,孕育蓬勃的知識與藝術現代化運動。Basquiat則呈現1980年代早期紐約,作品表現出地下社會與都會市中心文化的生命力,以及對藝術和身分認同的相關質疑。

Egon Schiele,《Standing Female Nude with Blue Cloth》,1914。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Jean-Michel Basquiat,《Anthony Clarke》,1985。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策展人Suzanne Pagé評論:「藉由畫作寫照的永恆性,兩位張力十足的傑出作品體系,利用格外令人驚豔的線條,精彩且貼切地詮釋了深沉卻非常具體的悲傷。在Schiele的作品中,變形扭曲的線條突顯他擔憂的問題,並透過他自我訓練下的不斷自省與嚴謹的觀察,檢視他的模特兒並大膽呈現原始的情慾。畫中處處流露出悲劇的預感。Basquiat的作品中融合了年輕活力,以真正憤怒所帶動的線條呈現了黑人的存在困境,以及這位藝術家痛苦地理解到黑人在藝術界受到的忽視,尤其是在博物館。」

Egon Schiele展間。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Egon Schiele,《Self-Portrait with Chinese Lantern Plant》,1912。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Egon Schiele展覽以「裝飾線條、表現主義的存在線條、第一次世界大戰開端時期的平衡綜合線條、大戰期間的支離破碎線條」四個主題,讓觀者依循藝術家的線條概念與創作發展,領略Egon Schiele強烈的情感。重要作品包括Leopold博物館(維也納)出借1912年的《Self-Portrait with a Chinese Lantern》、日耳曼國家博物館(紐倫堡)出借1914年的《Standing Female Nude with Blue Sheet》等。

Jean-Michel Basquiat展間。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Jean-Michel Basquiat,《Dos Cabezas》,1982。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Jean-Michel Basquiat則根據年代按主題分組,由1981至1983年的傑出大型《Heads》三部曲開始;包括英雄與戰士、環繞音樂主題、黑人非洲文化元素等,重要展品包括1982年與Andy Warhol的肖像畫《Dos Cabezas》象徵這段惺惺相惜友誼的開端、1984年的大型作品《Grillo》等。

Egon Schiele,《Self-Portrait, Head》,1910。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Jean-Michel Basquiat,《Grillo》,1984。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針對Egon Schiele,這是路易威登基金會首次為一名「古代」藝術家舉辦個展。至於Jean-Michel Basquiat,則是基金會典藏的重要藝術家,且是基金會首次針對一名藝術家舉辦規模如此之大的展覽。路易威登基金會透過這兩個展覽,再次重申以歷史觀點呈現當代創作的宗旨。

也許你會感興趣
FOLLOW US
本週精選
Scroll to Top